儿童节特辑: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教你培养孩子健康习惯
儿童节特辑: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教你培养孩子健康习惯
儿童节前夕,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发布最新健康指南,为家长和学校提供科学实用的儿童健康习惯培养方案。随着儿童节的到来,关注儿童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焦点。专家指出,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是儿童成长的关键,这不仅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发育,还影响着心理发展和学习能力。
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早餐是孩子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宾州州立大学健康儿科助理主任凯特·桑切斯(Kate Sanchez)强调,“研究表明,吃早餐的孩子在学习上表现更好,因为充足的营养能够增强他们的能量和大脑功能。”
桑切斯建议,午餐应该包含五大营养要素:蛋白质、全谷物、水果、蔬菜和健康零食。她提倡多样化选择,以增加孩子的兴趣。例如,可以尝试全麦面包上的花生酱三明治,或者让孩子参与午餐的准备过程,让他们在选择食物时有更多发言权。
“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们参与整个过程,从阅读食谱到决定做什么、购物和烹饪,来增加他们的兴趣。”桑切斯说,“研究表明,早期接触多样化的食物可以有效预防挑食行为。”
培养运动习惯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技师何彦璐指出,运动对儿童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它不仅能促进心血管健康、增强肌肉骨骼,还能提升注意力、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何彦璐建议,家长在引导孩子运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多样性:提供多种运动环境和形式,如室内、户外、地面、水中等,将不同强度的运动相结合。
循序渐进:遵循儿童的发育规律,避免过早要求他们完成超出能力范围的动作。
安全保障:运动时需要有成人陪同或看护,及时评估运动的风险,选择符合儿童当前能力的体育活动。
培养兴趣:从小培养儿童对运动的兴趣和习惯,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
全面健康生活方式指南
国家疾控局发布的《学生常见病多病共防技术指南》提出了更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建议。指南强调,学生每天应保证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其中校内校外各1小时。同时,要控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确保充足的睡眠。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合理规划饮食: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注意少油少盐少糖,培养孩子正确的饮食习惯。
监测生长发育:定期关注孩子的身高、体重变化,使用体质指数(BMI)评估营养状况。
促进心理健康:增加亲子交流与互动,引导孩子做好情绪管理。
营造健康环境:改善家庭和社区的健康环境,减少高热量、低营养食品的可及性。
儿童节不仅是庆祝孩子们快乐成长的节日,更是提醒我们关注儿童健康的重要时刻。通过科学的健康习惯培养,我们可以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