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秀千技:宿迁传统舞蹈的传承与创新
宿秀千技:宿迁传统舞蹈的传承与创新
2025年春节期间,江苏宿迁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嘉年华活动。在宿豫千鸟园广场,一场名为“宿秀千技·家门口享非遗”的盛会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活动现场,40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展示,从剪纸、桃雕到糖画,琳琅满目的非遗精品让人大饱眼福。这场持续至二月初的活动,不仅是一场非遗盛宴,更是宿迁传统舞蹈和民俗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
在宿迁众多非遗瑰宝中,苏北琴书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北琴书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广泛赞誉。省人大代表、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戈娟,正是这一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近年来,戈娟积极推动苏北琴书的创新与发展,不仅将这一江苏非遗带上了世界舞台,还在去年10月借助知名主播董宇辉的直播间,成功实现了新媒体流量与文化经济的良性互动,单次直播流量就飙升至几十万。
苏北大鼓同样是宿迁非遗文化中的一颗明珠。27岁的宿迁小伙王浩宇,作为苏北大鼓的青年传承人,自幼便与这门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中,由宿城区创排、王浩宇表演的苏北大鼓《植槐明志》从数百个节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他也因此获得新人奖提名。值得一提的是,《植槐明志》在创作手法和表演形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特别是在结尾部分加入了“五字锦”的唱词创作手法,将故事推向高潮,成为整部作品的点睛之笔。
除了苏北琴书和苏北大鼓,宿迁的舞龙表演也颇具特色。春节期间,在宿豫区陆河新苑小区内,民俗表演艺术队进行舞龙、玩旱船等民俗表演,为居民们带来了一场充满年味的文化盛宴。这些传统舞蹈和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更展现了宿迁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从古至今,宿迁这片土地孕育出了众多璀璨的文化瑰宝。如今,在新一代传承人的努力下,这些传统舞蹈和民俗文化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它们不仅是宿迁历史文化的见证,更是这座城市精神风貌的生动体现。随着非遗文化的不断传承与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宿迁的传统舞蹈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