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2024年度展览推介
南京博物院2024年度展览推介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2024年,该院将举办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展览,涵盖书画艺术、古代文明、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从苏轼书画特展到希腊文明展,从傅抱石艺术回顾展到江南文化专题展,这些展览将为观众呈现一场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
百代标程—苏轼书画艺术精神”特展(暂定名)
该展览聚焦苏轼的书画艺术及其理论,展示其对中国书画发展的深远影响。展览将汇聚国内多家文博机构中具有代表性、艺术价值高的古代书画作品,为观众呈现一个观赏性与学术性兼具的展览。
展览时间:2024.5.18起
展览简介:
南京博物院的“百代标程——苏轼艺术精神特展”(暂定名)则从书画艺术的角度出发,研究展示苏轼的书画艺术、书画理论,及其对中国书画发展的指导性意义与巨大影响。展览将汇聚国内多家文博机构中具有代表性、艺术价值高的古代书画作品,为观众呈现一个观赏性与学术性兼具的展览。
北宋 《潇湘竹石图》 苏轼
南宋 《濠梁秋水图》 李唐
元 《秀野轩图》 朱德润
元 《岩阿琪树图》 陈选
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暂定名)
该展览集合来自希腊境内14家博物馆和藏品机构的展品,共270余件。展品以实物证据的形式,为观众展现古希腊文明自基克拉泽斯文化时期(公元前3000年前后)至亚历山大帝国时期(公元前323年)的社会风貌与文化发展历程。通过对西方文明起源的探索与解读,体现对于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尊重,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与创新。不同文明包容互鉴、共存共荣是人心所向。
开展日期:2024年6月
展览地点:特展馆2楼8号展厅
展览简介:
“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暂定名)展览是遵循“展示世界几大文明及其艺术精华”的交流展览策划原则,在南博举办的一个大型展览。本展览集合来自希腊境内14家博物馆和藏品机构的展品,共270余件。展品以实物证据的形式,为观众展现古希腊文明自基克拉泽斯文化时期(公元前3000年前后)至亚历山大帝国时期(公元前323年)的社会风貌与文化发展历程。通过对西方文明起源的探索与解读,体现对于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尊重,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与创新。不同文明包容互鉴、共存共荣是人心所向。
盘形器
伊利里亚式青铜头盔
阿提卡黑绘白底人物陶油瓶
傅抱石诞辰120周年特展
联合省内多家文博单位,再现二十世纪国画大家傅抱石的艺术人生,以此纪念傅抱石先生。
展览时间:2024年10月
展览简介:
联合省内多家文博单位,再现二十世纪国画大家傅抱石的艺术人生,以此纪念傅抱石先生。展览时间:2024年10月
傅抱石《镜泊飞泉》(1961)
《布拉格宫教堂》 傅抱石
《琵琶行》 傅抱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绘画展
这是“烟水晴岚绘长江”系列展览的第二辑,将关注扬州与镇江两座江南名城,以图像中的扬州和镇江为主题,为观众展现历史上扬、镇两地的城市景观与历史人文。
展览时间:2024年10月
展览简介:
这是“烟水晴岚绘长江”系列展览的第二辑,将关注扬州与镇江两座江南名城,以图像中的扬州和镇江为主题,为观众展现历史上扬、镇两地的城市景观与历史人文。
张深 北固山楼饯别图卷
《春流出峡图轴》 张崟
《维扬古渡图》 袁尚统
《兰花图轴》 金农
大明的世界
日月所至,天下大明。日月照临的大明王朝,是一个“小世界”。同一个日月所及的地方,是一个“大世界”。14-15世纪的中国,从来不是一个与世隔绝、封闭的世界,明代的中国人在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消解、重构“中国”与“世界”的天下观。明代中国与世界的逐渐连接与结合,在中国物质文化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展览所展示的文物及展品是中国精神的物质表达,是中国连接世界的实物表述,也讲述中国故事的鲜活载体。
展览时间:2024.12-2025.3
展览简介:
日月所至,天下大明。日月照临的大明王朝,是一个“小世界”。同一个日月所及的地方,是一个“大世界”。14-15世纪的中国,从来不是一个与世隔绝、封闭的世界,明代的中国人在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消解、重构“中国”与“世界”的天下观。明代中国与世界的逐渐连接与结合,在中国物质文化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展览所展示的文物及展品是中国精神的物质表达,是中国连接世界的实物表述,也讲述中国故事的鲜活载体。
明 北京宫城图轴
明 青花云龙纹扁壶
锦绣江南
中国纺织技术七千年诞生了以中国为中心,区别于世界其他三大纺织文明独特的丝文化,成为东亚地区服饰文化的策源地。南宋以来江南地区创造了无数织绣巅峰技艺,著名的“江南三织造”、中国棉纺织中心均出自江南地区。云锦、苏绣、缂丝、宋锦、蓝印花布……呈现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体现了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与创造力,谱写了锦绣江南的多彩华章。江南织绣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珍贵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期:2024年12月底(3个月)
展览简介:
中国纺织技术七千年诞生了以中国为中心,区别于世界其他三大纺织文明独特的丝文化,成为东亚地区服饰文化的策源地。南宋以来江南地区创造了无数织绣巅峰技艺,著名的“江南三织造”、中国棉纺织中心均出自江南地区。云锦、苏绣、缂丝、宋锦、蓝印花布……呈现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体现了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与创造力,谱写了锦绣江南的多彩华章。江南织绣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珍贵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深绿地五彩莲花纹织金妆花缎
清红色大蟒缎
非遗馆展陈升级
非遗馆自2013年11月开放以来,主要以活态展的方式展示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历经十年,拟于2024年进行改陈。新的非遗馆展陈拟以《苏秀——江苏非遗体验空间》为题,以民俗节庆为载体,重点展现江苏代表性非遗项目。以节气节礼、人生礼俗、游艺娱乐通过场景体验、数字活态和体验互动三个单元进行呈现。展览以一项非遗关联另一项非遗,展品可触摸、可互动,形成对江苏非遗的整体观照。
展期:常设活态展
地点:非遗馆
展览简介:
非遗馆自2013年11月开放以来,主要以活态展的方式展示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历经十年,拟于2024年进行改陈。新的非遗馆展陈拟以《苏秀——江苏非遗体验空间》为题,以民俗节庆为载体,重点展现江苏代表性非遗项目。以节气节礼、人生礼俗、游艺娱乐通过场景体验、数字活态和体验互动三个单元进行呈现。展览以一项非遗关联另一项非遗,展品可触摸、可互动,形成对江苏非遗的整体观照。
金坛刻纸作品《我们的节日》杨兆群、何雅雯、刘国红
展览清单
●展期如有调整,请以实际展览情况为准,惊喜大展酝酿中,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