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社工攻击新花样:如何用信息技术防骚扰?
微信社工攻击新花样:如何用信息技术防骚扰?
在2024年的一次攻防演练中,某企业遭遇了一次精心策划的社工攻击。攻击者通过伪装身份添加企业客服和总监的微信,分别构造与客服业务相对应的话术以及商务合作等方式,诱导对方成功点击木马文件,获得PC终端控制权限。随后,攻击者利用获取到的密码本文件登录邮箱和运营平台等系统,并通过各种漏洞,如任意文件上传、利用CVE-2021-22205漏洞等手段,获得了大量服务器权限。
这一案例揭示了社工攻击的可怕之处:它不依赖于高超的技术手段,而是通过利用人性的弱点,如信任、好奇心或疏忽大意,来达到攻击目的。在微信这个日常沟通工具上,社工攻击更是如鱼得水,因为人们往往对熟人或看似可信的联系人放松警惕。
什么是社工攻击?
社工攻击,全称社会工程学攻击(Social Engineering Attack),是一种通过与人交流,建立信任关系获取所需信息的攻击方式。攻击者通常会伪装成可信的身份,如技术支持人员、同事或合作伙伴,通过电话、邮件或即时通讯工具(如微信)与目标进行互动,诱导对方泄露敏感信息或执行某些操作。
在微信平台上,社工攻击的手法多种多样:
伪装身份:攻击者会创建虚假的微信账号,冒充客户、合作伙伴或内部员工,通过添加好友请求开始接触目标。
钓鱼链接:发送带有恶意链接的消息,诱导目标点击,从而下载木马程序或进入钓鱼网站。
伪装文件:通过微信发送带有病毒的文件,如伪装成合同、发票或重要通知的文档,诱使目标打开。
紧急情况:制造紧急情况,如声称有重要业务需要处理,要求目标立即执行某些操作,如转账或提供账号密码。
如何用技术手段防范社工攻击?
面对日益猖獗的社工攻击,仅仅依靠提高警惕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技术手段进行防护。SYSMON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
SYSMON(System Monitor)是微软提供的一款系统监控工具,可以记录系统的各种活动,包括进程创建、网络连接、文件操作等。通过合理配置SYSMON,可以有效监控和检测潜在的恶意活动。
使用SYSMON监控文件传输
记录文件创建事件:配置SYSMON记录所有文件创建事件,特别是对可执行文件和脚本文件的监控。当发现未知来源的可执行文件时,立即进行安全检查。
哈希校验:SYSMON可以记录文件的哈希值,通过比对哈希值可以快速判断文件是否被篡改。对于通过微信接收的重要文件,建议进行哈希校验,确保文件完整性。
异常行为检测:通过分析SYSMON日志,可以发现异常的文件操作行为,如短时间内大量文件被创建或修改,这可能是恶意软件活动的迹象。
利用PowerShell进行系统检查
PowerShell是Windows系统自带的命令行工具,可以用来收集进程、模块和驱动程序信息,帮助检测潜在的安全威胁。
收集进程信息:使用
Get-Process
命令可以列出所有运行的进程,通过筛选CPU和内存使用情况,可以发现异常的资源消耗,这可能是恶意软件的迹象。检查加载模块:通过
Get-Process | ForEach-Object {$_.Modules}
可以查看所有进程加载的模块,查找未知或可疑的DLL文件。驱动程序检查:使用
Get-WmiObject Win32_SystemDriver
可以列出所有已加载的驱动程序,检查是否有未签名或可疑的驱动程序。事件日志分析:通过
Get-WinEvent -LogName Security
可以读取系统安全日志,发现潜在的恶意活动。
法律法规层面的防护
除了技术手段,法律法规也为网络数据安全提供了保障。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对网络数据处理活动进行了全面规范,强调了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根据条例要求,网络数据处理者应当:
建立健全网络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加密、备份、访问控制等技术措施。
对网络数据实行分类分级保护,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和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及时处置网络数据安全事件,发生安全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防止危害扩大,并依法向主管部门报告。
接受社会监督,建立便捷的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处理网络数据安全投诉举报。
企业和个人在使用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时,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确保网络数据的安全。
实用防护建议
提高安全意识:对任何未经确认的信息保持警惕,特别是涉及敏感信息或要求执行特殊操作的情况。
使用安全工具:定期使用SYSMON和PowerShell等工具检查系统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活动。
加强密码管理:避免使用明文存储密码,定期更换密码,并使用强密码策略。
定期安全培训:企业和组织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
建立应急预案:制定网络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置。
社工攻击虽然狡猾,但通过技术和管理的双重防护,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其威胁。在数字化时代,保护好我们的网络数据安全,就是保护好我们的数字资产和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