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打卡红色足迹之旅
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打卡红色足迹之旅
2024年6月30日,历时14年建设的深中通道正式通车,将深圳到中山的车程从两小时缩短至30分钟。这条跨海长龙不仅便利了两地的经贸往来,更为游客提供了一条便捷的旅游通道。从深圳出发,只需半小时,便可抵达中山市南朗街道翠亨村,开启一段追寻伟人足迹的红色之旅。
孙中山故里旅游区:追寻伟人足迹
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3.15平方公里,由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翠亨旧村、中山影视城、辛亥革命纪念公园和犁头尖山五个核心景区组成,全方位展示孙中山从出生成长到从事革命活动的人生轨迹。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感受历史脉搏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翠亨村,坐东向西,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这幢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是孙中山长兄孙眉于1892年从檀香山汇款回来,由孙中山主持建成的。楼房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上层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屋檐正中饰有光环,环下雕绘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尽显独特韵味。
故居正厅摆设是孙中山亲自布置的。1883年,他从檀香山带回两盏煤油灯放置在桥台上。右边耳房是孙中山卧室,当年所用的大木床、梳妆台和凳等,仍旧摆放着。1892年至1895年、1912年,孙中山都曾在此住过。二楼南边是孙中山的书房,墙上挂着孙中山十七岁时的照片,室内有孙中山日常使用过的书桌、台椅、铁床。1893年冬,他在此书房草拟《上李鸿章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1895年,他与陆皓东在此商讨救国方略。
故居庭院前的大榕树,是孙中山童年时常常听参加过太平军的冯爽观老农民讲述太平天国将领反清故事的地方。庭院右边的水井,见证了这位伟人的成长岁月。故居周围,孙中山青少年时期的活动遗迹随处可见。他7至12岁时,常与姐姐妙茜在金槟榔山打柴,山腰古井是他经常挑水回家的水源,山下的溪间是他捉鱼游泳的乐园。
翠亨村:红色文化的摇篮
翠亨村不仅是孙中山的诞生地,更是一片孕育红色文化的沃土。村内保存着多处革命遗址和纪念场馆,如杨殷纪念展览馆、茶东陈氏宗祠群等,共同构成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走进翠亨村石门片区,10多处红色景点串联成线,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红色旅游路线。这里不仅有革命先辈的故居,还有展示革命历史的纪念馆,每一处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漫步其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的峥嵘岁月。
红色足迹之旅:传承革命精神
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推出的红色足迹之旅,是一条集历史教育、文化体验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精品线路。游客们可以沿着孙中山的成长足迹,深入了解这位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的思想历程和革命事迹。
这条路线不仅适合个人游览,更是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企业组织团队建设的理想选择。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解、参与互动等形式,游客们可以在游中学、学中悟,深刻理解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
深中通道的开通,让这段红色之旅变得更加便捷。从深圳出发,只需半小时车程,便可抵达翠亨村,开启一段追寻伟人足迹的红色之旅。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旅游,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传承革命精神,续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