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历史文化遗址探秘:侬氏土司衙署与大兴寺
文山历史文化遗址探秘:侬氏土司衙署与大兴寺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这里不仅有壮美的自然风光,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作为多民族聚居地,文山州保留了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广南县的侬氏土司衙署和大兴寺。这两处遗址不仅是文山历史的见证,更是了解中国西南边疆民族文化的绝佳窗口。
侬氏土司衙署:七百年壮族土司制度的见证
位于广南县县城北街的侬氏土司衙署,始建于元初,历经近七百年的沧桑。这座占地11000平方米的古建筑群,见证了壮族土司制度从建立到消亡的全过程。
土司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特殊统治制度,而侬氏土司衙署则是这一制度的重要实物见证。据《侬氏家谱》记载,自元朝至民国的近七百年间,这里一直是周边数县的统治中心。侬氏家族世袭28代,掌管着东至广西西林县境300里,南至广南安土州300里,西至广西直隶州五槽界270里,北至罗平界300里(总面积约8.25万平方公里)的政治、军事、民刑、钱粮大权。
土司衙署的建筑布局严谨,规模宏大。从门前沿四道石阶拾级而上,分设大门、中门、三门。大门上原竖有"广南世袭清军府"直匾,署前砌一道青砖照壁,宽6米,高5米。大堂口置青石狮一对,左侧有鼓棚,旁设监狱两间;衫院内有代办房,签押房;东、西为书房、议事厅;后院有五凤楼等,规模庞大。现存小衙门殿堂,保存尚好,七开间,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高9米,通面阔14.30米,进深21米,木柱42棵,用材粗大,屋宇宏伟。
值得一提的是,广南土司衙署的议事厅建有七开间,在当时是少有的。按照清朝的规定,地方土司衙署的议事厅只能建五开间,而广南土司衙署却建为七开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力。
如今,侬氏土司衙署已成为广南著名旅游景点之一,200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漫步其中,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昔日土司制度的威严与辉煌。
大兴寺:皇家寺庙的历史回响
大兴寺位于文山州境内,始建于明末清初年间,重修于光绪七年,曾是皇家去处。这座寺庙见证了明清时期佛教文化的繁荣,是研究中国佛教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大兴寺的建筑布局严谨,主要建筑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东西禅堂和法堂。其中,大雄宝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三尊佛像,两侧有十八罗汉塑像,形态逼真。汉白玉台上还有一尊由日本真言宗空海大师同志会赠送的地藏菩萨青铜塑像,体现了中日两国佛教文化的交流。
寺内还有一座舍利塔,是为了纪念为大兴善寺做出贡献的僧侣们而修建的,鸠摩罗什的舍利就被供奉在塔内。舍利塔是为纪念那些为大兴善寺的繁荣作出贡献的僧侣而修建,坐落于寺院西侧。塔内供奉有鸠摩罗什高僧的舍利。
大兴寺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载体,更是一座活着的历史博物馆。寺内保存的碑刻、壁画等文物,为我们了解明清时期的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如今的大兴寺免费对外开放,每天吸引着众多游客和信众前来参观朝拜。
实用信息
交通
从文山市中心到广南县需乘坐中巴车,票价31元,车程约3小时。建议提前在文山市中心的北桥车站购票,坐满了人就发车。
住宿
广南县城内有普通招待所也有星级酒店,价格适中,设施齐全。建议提前预订,特别是在旅游旺季。
特色美食
到广南不尝尝八宝米实为终生遗憾。八宝米向称国家优质米,因产于广南县八宝镇而得名。八宝米有白里透青和雪白色两种,都具有粒大饱满,饭粒软和,味香口适,蒸煮时间短等特点而闻名中外。历史上列为‘贡米”,封为“皇粮”。
广南县竹筒茶、那榔酒、西枫斗同样驰名省内外。竹筒茶是底雨过天于壮家传统的特产,已有300多年的制作历史,是云南10大优质名茶之一。因茶叶须未婚姑娘亲自到茶山采摘,所以又称“姑娘茶”。此茶质美味醇,耐冲耐泡,饭后回味生津,故而享誉省内外以及邻国越南;那榔酒因产于广南县那榔村而得名,已有100多年历史,解放前即已辗转销至东南亚。广南西枫斗是国内外知名的天然药用名贵饮品,具有清热解暑,滋喉润声,生津散结,消散肿瘤的独特功效,名扬海内外。因产品少而功效奇,价格昂贵,多由外贸部门收购出口,销往港、澳地区和日本、新加坡等国。
最佳游览季节
3-11月是游览文山的最佳季节,此时天气适宜,景色优美。
文山的历史文化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它们不仅是文山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这些历史的见证者,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代匠人的智慧,更能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这份攻略能帮助你规划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