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保鲜全攻略:这些食材不能随便放!
冰箱保鲜全攻略:这些食材不能随便放!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冰箱早已成为每个家庭的必备电器。它不仅能延长食材的保质期,还能保证我们餐桌上的食品安全。然而,很多人在使用冰箱时存在一些误区,比如生熟混放、久放保存、剩菜直接进冰箱等,这些错误的做法不仅会影响食材的新鲜度,还可能带来健康隐患。
冰箱是如何保鲜的?
冰箱通过制冷剂将食品温度降低,抑制食品中的细菌、霉菌的生长,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冷藏室的温度一般在4~10℃,冷冻室的温度在-7℃至-18℃。在这样的低温环境下,大部分细菌和霉菌的生长会减慢,甚至停止,从而延长了食材的保质期。
常见的使用误区
生熟混放:生食和熟食不能混放在一起,所有食物进入冰箱前都要清洗干净。熟食放在生食的上一格,熟食物在放进冰箱前要用保鲜盒密封或保鲜膜包好,以防食品冷冻干燥、相互污染。
久放保存:很多家庭认为食物进了冰箱就万事大吉,其实不然。细菌和霉菌有多种多样,即便是经济方便的加工熟食,更容易被各种形形色色的细菌和霉菌所污染。因此放在冰箱中的食品,并不能永久保存。
剩菜直接进冰箱:很多人喜欢在饭后把吃剩的食物直接放进冰箱里,甚至不进行密封保存,这样食品表面细菌会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大大增加了食品被交叉污染的几率。
食物从冰箱里拿出来马上吃:夏天很多人为了贪凉快,把食物从冰箱里拿出来马上吃。殊不知,这样可能会得“冰箱病”,容易引起腹痛、腹泻等肠胃疾病。
熟食进冰箱没有凉透:如果食物没有凉透就放入冰箱,食品中心容易发生质变,食物带入的热气使水蒸气凝结,能促使霉菌生长,导致整个冰箱内食品霉变。
保存食物时冰箱温度越低越好: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储存温度。各种食品由于所含的营养成分、水分、酸度、盐分及组织结构不同,保存的温度和期限也不一样,应按不同食品所需的冷藏和冷冻条件和保存期限存放。
冰箱成了“过期食品储藏室”: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没空买菜,一次买一周或更多的食品,反正有冰箱。饭菜做多了,吃不完,反正有冰箱。日积月累,当有时间清理冰箱时,才发现里面是一堆过期食品。
食物摆放位置不合适:冰箱内食物有不同的放置区域,不注意的话,即便储存的温度适合,如果摆放不合适,也会导致一些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冰箱不定期除霜、清理:夏天冰箱经常出现结霜,冷藏效果不好,食物容易变质。这时应该切记冰箱里的温度不能过低。否则容易使冰箱内外温差过大,增大冰箱耗电量,因此冰箱内部的温度在中档即可。
各类食材的保存方法
蔬菜水果类
- 绿叶蔬菜:用厨房纸包裹后放入保鲜袋冷藏。
- 菌菇类:小份分装,用厨房纸包裹或牛皮纸袋冷藏。
- 豆角等豆类:焯熟后密封冷冻。
- 花菜、西兰花:无需清洗,直接冷藏;也可焯水后冷冻。
- 香葱:用厨房纸包裹冷藏,或插瓶水养。
- 已熟型水果(如葡萄、苹果):装入保鲜袋冷藏。
- 后熟型水果(如猕猴桃、香蕉):室温放置至成熟。
肉类和海鲜
- 生肉:短期内食用放冷藏下层,长期则冷冻。
- 冻肉解冻:避免二次冷冻,以防细菌滋生。
- 鱼类海鲜:放置在冰箱最冷处,与其他食物分开以防止污染。
主食类
- 面包、馒头:需长期保存时冷冻,并分装密封。
特殊食材
- 马铃薯:不宜冷藏,低温会使淀粉转化为糖,高温烹饪时会产生致癌物质丙烯酰胺。应置于阴凉干燥处。
- 蜂蜜:冷藏会结晶,影响口感。室温保存即可,注意密封。
- 热带水果(如香蕉、芒果):冷藏会导致果肉变黑、变软。室温保存即可。
实用的冰箱保鲜技巧
温度设置:冷藏室温度保持在4°C左右,冷冻室温度保持在-18°C。这样的温度既能抑制细菌生长,又能保持食材的新鲜度。
食材摆放:
- 冰箱门架处:适合存放抗菌性较强的食物,如开了封的咸菜、果酱、芝麻酱、酸味食物等。
- 冷藏室上层:适宜储存熟肉、咸肉、酸奶及硬奶酪等。
- 冷藏室下层:可储存需要快速加热的食物,如剩饭剩菜、煮好的鸡蛋和鱼肉等。另外,容易冻伤的不带叶蔬菜和水果也可以储存于此。
- 冷冻室:将肉类和鱼类分开存放,避免因解冻造成的细菌交叉感染。
- 保鲜工具的使用:
- 使用密封保鲜袋防止串味。
- 利用收纳盒和分装袋,将食材分类存放。
- 在储存盒上标注储存日期,便于管理。
- 日常维护:
- 定期清理过期食材,保持冰箱内的整洁和卫生。
- 及时清理冷藏室和冷冻室的食材,清除过期或变质的食物,以防止细菌滋生。
- 定期除霜,保持冰箱的制冷效果。
- 保持冰箱外部清洁,避免灰尘堆积,有助于提升冰箱的工作效率。
结语
冰箱虽然能延长食材的保质期,但并不是万能的“保鲜神器”。正确的使用方法和良好的使用习惯,才能真正发挥冰箱的作用。希望这些实用的保鲜技巧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冰箱,让每一餐都吃得健康、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