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刘墉:清朝第一“高”官的仕途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刘墉:清朝第一“高”官的仕途传奇

引用
搜狐
11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10536109_121997647
2.
https://www.sohu.com/a/829116708_121157757
3.
https://www.sohu.com/a/823669774_121164442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A%89%E5%A2%89/2810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PKEFKGK0553N01P.html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2D8P5Q005566Z40.html
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PP6RKP05564W6T.html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A%B7%E4%B9%BE%E7%9B%9B%E4%B8%96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7%91%E4%B8%BE
10.
http://www.t301.com/rj/36739.jhtml
11.
https://www.yfshuhua.com/category/zggh/qingchao/%E5%88%98%E5%A2%89/page/4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身高1.9米的大高个,他就是清朝名臣刘墉。你可能听过“刘罗锅”的故事,但历史上的刘墉不仅不驼背,还是个标准的“高富帅”呢!

01

“身言书判”:清朝官员的选拔标准

在清朝,要想成为一名官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当时的选拔标准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身言书判。

  • “身”指的是形体端正,仪表堂堂。在那个讲究“以貌取人”的年代,身高可是个大优势。
  • “言”要求口齿清晰,表达流畅。毕竟要处理政务,沟通能力很重要。
  • “书”则是指书法工整。想象一下,如果奏折写得龙飞凤舞,皇帝看得一头雾水,那还得了?
  • “判”考验的是思维敏捷度和判断力。这可是处理复杂政务的关键能力。

刘墉能够通过这些严格的选拔标准,说明他在各方面都表现优异。而且,1.9米的身高在当时可是鹤立鸡群,让他在官场上格外引人注目。

02

“高个子”的官场智慧

虽然身高是优势,但刘墉深知在皇帝面前不能太过张扬。于是,他常常在觐见时刻意降低姿态,弯腰屈身以示恭敬。这种谨慎的态度也为他赢得了“罗锅”的绰号。不过这个绰号可不是因为天生驼背,而是源于他刻意保持的谦恭姿态。

03

从地方官到朝廷重臣

刘墉的仕途之路堪称顺畅。他从地方官做起,先后担任过广东乡试正考官、江苏学政、太原知府等职务。每到一处,他都以清廉公正著称,深受百姓爱戴。特别是在湖南巡抚任上,他成功治理灾荒,严惩贪官,让当地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04

“浓墨宰相”的清廉人生

刘墉不仅在官场上春风得意,在书法领域也是一代大家。他的书法风格多变,早年秀润,中年雄健,晚年则融入禅意,自成一家。因其作品广受欢迎,甚至出现了许多代笔或赝品。

更难能可贵的是,刘墉始终保持清廉本色。在那个腐败盛行的年代,他像一股清流,赢得了百姓的广泛赞誉。任江宁知府时,他就以清廉著称,百姓甚至将他比作宋朝的包拯。

05

“罗锅”背后的真相

关于“刘罗锅”的称呼,其实是个美丽的误会。据史书记载,这个绰号源于嘉庆四年(1799年)之后。当时刘墉已经年过八旬,身体难免有些佝偻。嘉庆帝看到后,便称他为“刘驼子”。这个称呼后来在民间流传开来,逐渐演变成了“刘罗锅”。

总结来说,刘墉不仅是一位高大威武的历史人物,更以其清正廉洁的为官之道和杰出的艺术才能被后世铭记。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与正义,往往在于坚持自己的信念,关心他人,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