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工轿:一万个工时打造的“天下第一轿”
万工轿:一万个工时打造的“天下第一轿”
在浙江省博物馆,有一件被誉为“天下第一轿”的镇馆之宝,它就是清代朱金木雕宁波花轿,俗称“万工轿”。这顶花轿长150厘米,宽90厘米,高275厘米,因制造时耗费超过一万个工时而得名。其表面采用朱金木雕艺术,局部饰有纯金,展现了古代婚嫁文化的奢华与精致。
工艺之最:一万个工时的匠心之作
万工轿的工艺之精,令人叹为观止。整座轿子采用榫卯结构,没有使用一枚铁钉,而是由上百片可以活动的木板组建而成。轿身分为七层楼阁,五座主亭,称为“五岳朝天”,四周用朱金雕刻层层装饰点缀,再衬以绣片、珠翠、流苏、镜片、玻璃彩绘进行装点,整个轿子金碧辉煌、光彩夺目。
轿子上雕刻着五百多个人物,花鸟虫兽,还有四只凤凰、三十八条龙、五十四只仙鹤、七十四只喜鹊,九只狮子以及一百二十四处石榴百子。这些雕刻栩栩如生,组成一个个精美的戏剧场景,如《浣纱记》、《天水关》、《水浒传》等,表现了人们对美好和幸福的向往。
更令人称奇的是,轿子上的戏曲人物是可以活动的。工匠们在人物底部设计了活扣,当轿子行进时,这些人物会随着轿子的晃动而转动,仿佛在上演一出出精彩的大戏。轿子上的玻璃风铃还会发出悦耳的撞击声,让整个行进过程充满动感与活力。
历史渊源:南宋皇室遗风的延续
万工轿的出现,与南宋时期的一段历史传说有关。相传南宋开国皇帝康王赵构被金兵追杀,逃到浙东一带时,被一位年轻村姑所救。赵构承诺将来派人接她入宫,并以她身上的青布襕为凭。然而暗号泄露,派来接村姑的人发现家家户户都挂上了青布襕。无奈之下,赵构登基后只好许诺“浙东女子皆封王”,出嫁时准许穿戴凤冠霞帔,乘坐龙凤花轿,并且见此轿,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这一传统在宁波地区得以延续,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婚嫁文化。万工轿作为这种文化的集大成者,不仅体现了民间工艺的最高水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趣味与价值观念。
文化象征:家族荣耀与工艺巅峰
万工轿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象征着家族的荣耀与地位。在清代至民国年间,浙江东部宁波、绍兴及舟山一带的富裕家庭嫁女儿时,都会准备丰厚的嫁妆,形成“十里红妆”的壮观场面。万工轿作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展现了主人家的财力与社会地位。
这顶万工轿最初是由宁波的“聚成号大鸿福轿行”为当地商帮领袖虞洽卿的女儿出嫁所制。制作这样一顶轿子,需要十位工匠师傅花费三年时间,成本之高可想而知。因此,这种顶级花轿往往被用作租赁业务,供其他家庭在婚礼时使用。
观赏价值:穿越百年的艺术瑰宝
如今,这顶万工轿静静地陈列在浙江省博物馆内,向每一位参观者诉说着它的传奇。最佳的观赏角度是从正面和侧面,可以清晰地看到轿子的层次感与细节之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轿顶的锡制莲花、活动的人物雕塑以及精美的盘金绣轿衣。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万工轿不仅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内涵。它见证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展现了中国传统婚嫁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当代,万工轿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杭州,不妨前往浙江省博物馆,近距离欣赏这顶被誉为“天下第一轿”的万工轿,感受它所蕴含的精湛工艺与深厚文化。相信你会被它金碧辉煌的外观、精妙绝伦的工艺以及背后动人的历史故事所深深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