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汇金52亿增持四大行,机构跟进布局银行股
中央汇金52亿增持四大行,机构跟进布局银行股
2025年开年,一则重磅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中央汇金公司耗资52.29亿元,大幅增持四大国有银行股份。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国家对银行业发展的坚定支持,也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大手笔增持,彰显信心
根据四大行公告显示,2023年10月11日至2024年4月10日期间,中央汇金分别增持了中国银行3.30亿股、建设银行0.71亿股、农业银行4.01亿股和工商银行2.87亿股。以2024年4月12日收盘价计算,此次增持总金额高达52.29亿元。
这一增持行动并非偶然。回顾历史,中央汇金曾多次在关键时刻出手增持银行股:2008年9月首次宣布增持,随后在2009年10月、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和2013年6月陆续增持。每次增持都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有效提振了投资者信心。
机构跟进,形成共振
中央汇金的增持行动引发了市场连锁反应,多家机构投资者纷纷跟进。以中国平安为代表的险资机构在2024年多次增持国有大行H股。例如,平安资管增持农业银行H股1652.1万股,中国平安增持工商银行H股约1.55亿股。此外,信泰人寿也增持了北京银行和浙商银行股份。
机构投资者之所以青睐银行股,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在利率下行背景下,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者倾向于配置高股息板块,而银行股以其稳健的经营状况和稳定的分红政策成为理想选择。特别是H股市场上的国有大行,估值更低、股息率更高,更具吸引力。
投资价值凸显
2024年,银行股表现亮眼,银行指数全年上涨43.53%。展望2025年,多家券商机构认为银行股仍具备较强的投资价值。
从基本面来看,虽然行业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资产端定价压力,但资产质量有望保持稳健。平安证券预计2025年上市银行整体净利润增速或在1%左右,息差降幅将有所收窄。招商证券也预计利润增速为1%,营业收入继续承压但保持坚强。
估值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申万银行指数PB估值仅为0.66,处于近5年67.7%、近10年33.8%的分位数水平,具有明显的估值优势。同时,银行股股息率高达4.7%,显著高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红利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布局策略:低估值+高股息
面对2025年的投资机会,机构普遍建议采取“低估值+高股息”的投资策略。浙商证券建议重点选择“低估值+”策略,并把握四条选股主线:零售风险改善、地产风险改善、化债政策受益以及高股息配置价值。光大证券则建议沿着稳健大行的韧性和优质小行的弹性两条路径布局,重点关注工行、建行等大型银行以及江苏银行、杭州银行等优质中小银行。
总体来看,中央汇金的增持行动不仅稳定了市场情绪,也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银行股凭借低估值、高股息率等优势,仍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选择经营稳健、估值合理的银行股进行长期配置,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