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版《射雕》春节档遇冷:高开低走,口碑两极分化
肖战版《射雕》春节档遇冷:高开低走,口碑两极分化
2025年春节档,一场电影票房大战正在上演。在众多强手中,由徐克执导、肖战主演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以下简称《射雕》)凭借金庸IP和顶流明星的双重加持,一度成为最具竞争力的选手。然而,随着战局深入,这部备受期待的武侠巨制却遭遇了票房与口碑的双重挑战。它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逆袭成黑马?让我们深入分析。
春节档竞争格局:群雄逐鹿,谁主沉浮?
今年春节档堪称“史上最强”,多部重量级作品同台竞技。截至1月31日17:30,主打合家欢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超14亿元的票房位居榜首,悬疑喜剧电影《唐探1900》和中式神话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紧随其后,票房分别为11.4亿元和7.1亿元。相比之下,《射雕》虽然预售成绩亮眼,但正式上映后却显得后劲不足,目前票房不足5亿元,位列第四。
《射雕》的市场表现:高开低走,排片受限
《射雕》在预售阶段的表现堪称惊艳。该片预售票房高达3.53亿元,位列中国影史预售票房榜第五,在今年春节档预售票房排名第一。这一成绩不仅得益于金庸IP的国民度,更离不开主演肖战的人气加持。然而,正式上映后,《射雕》的票房走势却未能延续预售的辉煌。
从排片率来看,《射雕》也遭遇了不小的挑战。1月29日,《射雕》的票房和排片占比分别为14.3%和16%,随后两天排片一直未能冲进前三。有业内人士分析,这可能与影院经理对粉丝购票行为的顾虑有关。一方面,粉丝虽然能带来高预售,但实际观影率存在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影院还需要平衡其他头部影片的排片,避免出现退票、空场的情况。
观众评价:两极分化,口碑成疑
《射雕》的观众评价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影片的视效和战争场面获得了广泛好评。许多观众称赞其“战争场面十分恢宏”,“草原万马奔腾,有金戈铁马的气势”,“打斗场面精彩,66岁的梁家辉表现很惊喜”。这些评价表明,徐克导演在技术层面的把控依然在线,能够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
然而,在演技和选角方面,《射雕》却遭遇了较多批评。有观众认为肖战的郭靖缺乏说服力,“与心中的形象差距大”,“难看出憨厚和大智若愚”。庄达菲饰演的黄蓉也被指“缺少古灵精怪的成分”,“审美降级”。剧情安排同样引发争议,有观众建议影片干脆改名为“郭靖寻妻记”,认为感情戏处理不当,有“古偶风”。
能否逆袭成黑马?
结合目前的市场表现和观众反馈,《射雕》想要在春节档逆袭成黑马,难度不小。虽然肖战的粉丝基础庞大,但仅靠粉丝力量难以支撑长期的票房增长。影片的口碑两极分化,虽然视效出色,但在剧情和演技方面存在明显短板,这可能会影响其在路人观众中的吸引力。
此外,春节档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其他几部影片都有其稳定的观众群体。《哪吒2》凭借高口碑持续领跑,《唐探1900》和《封神2》也保持着稳定的票房增长。相比之下,《射雕》的市场空间相对有限。
结语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作为徐克导演时隔31年再次执导金庸作品的力作,虽然在预售阶段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但正式上映后的表现却未能达到预期。影片在视效和战争场面方面的出色表现赢得了观众的认可,但在剧情、选角和演技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导致口碑两极分化。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中,仅靠粉丝力量难以支撑长期的票房增长,因此想要逆袭成黑马的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