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绿》:一部舞剧如何点燃文化自信
《只此青绿》:一部舞剧如何点燃文化自信
2022年央视春晚上,一曲《只此青绿》惊艳了全国观众。这部取材于《千里江山图》的舞蹈诗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迅速成为现象级作品。从2021年首演至今,已在国内外演出650余场,所到之处无不掀起观演热潮。这部作品的成功,离不开两位才华横溢的编导——周莉亚和韩真。
周莉亚和韩真被誉为舞坛“双子星”,两人从学生时代便开始合作,共同创作了多部广受欢迎的舞剧作品。她们的合作秘诀是什么?韩真笑言:“我们俩属于谁对听谁的。”周莉亚则补充道:“谁更坚定听谁的。虽然我们性格不同,但在专业、人生观和价值观上高度一致,即使有分歧也不会影响我们共同前进。”
《只此青绿》的创作灵感源于两位编导对传统文化的共同热爱。韩真回忆道:“我们都是传统文化爱好者,当在故宫博物院看到《千里江山图》的那一刻,就决定要将这幅传世名画搬上舞台。”她们选择这幅画的原因有二:一是其在绘画史上的艺术高度,二是那明艳的青绿色彩令人过目难忘。
为了在舞台上完美呈现这幅画的意境,周莉亚和韩真进行了大胆创新。她们与舞美设计高广健合作,首创了环形舞台设计。这种设计不仅模拟了画卷徐徐展开的视觉效果,更让观众仿佛置身画中,体验到中国画“可游可观,可望可居”的独特魅力。
在角色设置上,她们首创了“展卷人”这一角色,通过展卷人的视角,带领观众走进《千里江山图》的世界。这种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让观众在欣赏舞蹈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
《只此青绿》的成功,不仅在于其艺术创新,更在于其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诠释。作品通过舞蹈语汇展现了宋代美学的沉静隐晦之美,让观众在简约典雅的古典美学风格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种文化魅力不仅在国内引发热潮,在海外同样反响热烈。2024年,《只此青绿》首度走出国门,在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演出,场场爆满,观众反响热烈。一位祖籍广东的观众表示:“我两岁就来到新加坡,很少回中国,但一直都对中华文化有深厚感情,这次终于有机会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一位来自印度尼西亚的观众则表示:“中国对我来说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家,我一直对中国文化充满向往,这次观剧是偶然的机会,但我觉得不虚此行。”
《只此青绿》的成功,体现了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与热爱。正如周莉亚所说:“很多年轻人爱说‘我迷人的老祖宗’,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化自信的体现。”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舞剧,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如今,《只此青绿》已不仅仅是一部舞台剧,更是一个文化符号。它以图书、电影、高清戏剧现场版等多种形式呈现,持续扩大着文化影响力。正如艺术顾问冯双白所说:“《千里江山图》会穿越一千多年的时光,这本资料也将会有它独特的历史价值。”这部作品,正在以它独特的方式,续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