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安商业航天产业: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安商业航天产业: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引用
中国科技网
7
来源
1.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4-12/16/content_273952.html
2.
http://www.sn.xinhuanet.com/20241028/5ed8654b309546b08ac1647f08bc5c0d/c.html
3.
https://stcn.com/article/detail/1376510.html
4.
http://m.cnwest.com/sxxw/a/2024/12/24/22921796.html
5.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5f4ecd5e4b09dde337fc8c3.html
6.
http://www.news.cn/fortune/20241025/d0286ae1878b47a086809f45a9be92cf/c.html
7.
https://www.xahangtou.com/page/airtransport

2024年12月,西安卫星应用大会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大会以“智通天地 星动未来”为主题,来自全国卫星应用及商业航天领域相关政、产、学、研、用等各界代表逾千人次参会参展,发布创新产品,共话发展蓝图。截至2024年10月31日,西安从事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地面设备制造、卫星运营服务和卫星数据应用服务的相关企业已有544家,专利拥有数量、国家标准起草、研发平台建设等创新实力方面均位居全国前列,西安市已具备卫星应用产业全链条配套的条件和能力。

01

西安商业航天产业的三大优势

西安作为中国航空航天的重要科研基地,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人才储备。西安是“一带一路”核心枢纽城市,也是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基地。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全球顶级科技创新集群排名,西安排名全球第19位,位列中国上榜集群第7位。

目前,西安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5个千亿级的硬科技产业集群。其中,航空航天产业尤为突出,航天领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科研人员逾万人,集聚了国内航天1/3、航空1/4的科研生产力量。在火箭动力、卫星载荷、测控、通信等航天主导产业领域国内领先。有力保障了“嫦娥”探月、“天问”探火、中国空间站等重大科技项目的顺利实施。

02

西安商业航天企业的创新成果

西北电子设备研究所、中科西光、航天宏图、二十一世纪空间、海丝科技等多家西安卫星研制单位发布了星际云智能处理平台、高分辨率农林监测卫星、女娲卫星星座、卫星天线系统、卫星测运控系统等一批卫星应用创新成果,集中展示西安卫星应用领域的科研创新实力。

其中,女娲星座是全国最大的商业雷达遥感星座,为航天宏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运营。据展厅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女娲星座在轨卫星数量已达12颗,成为我国目前在轨卫星数量最多的商业雷达卫星星座,重访周期最快可达6小时,对地观测能力居全球领先水平。“可实现对地球的高精度测量,如果任何一个地方发生自然灾害,女娲星座几分钟就能发现并进行处理,提供给当地政府快速应急处置。”工作人员表示。

西安华力创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吴承泽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以后更多的人会用上卫星电话。以该公司研发的天通卫星电话为例,作为弥补“通信孤岛”的产品,可确保应急时刻的长续航,该手机开启卫星通信功能后至少可待机100小时,不开启时可待机约200小时,在无人区域及应急灾害发生时提供全天候的生命保障。据介绍,目前国产的北斗设备、卫星设备不仅分别实现了精准定位和短报文发送、无信号覆盖区域的通信,同时也拥有了先进且智能的硬件配置,可以配合多系统进行联动作业。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天通一号通导一体化基带芯片、北斗定位短报文基带芯片、国产卫星终端、北斗三号终端等,均为应急场景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03

西安商业航天产业的未来展望

根据今年3月发布的《陕西省培育千亿级商业航天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我省将以时空信息全产业链发展为导向,瞄准高精度授时、卫星导航以及遥感卫星、时空地理信息市场需求,构建智能化时空数据生产、汇聚、供给和应用全链条服务体系,着力突破时空关键技术,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千亿级时空信息产业创新集群。

10月27日,省发展改革委印发《陕西省培育千亿级商业航天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紧抓国家大力发展商业航天产业机遇,打造商业航天产业创新发展高地。《计划》指出,西安要以西安航天基地为依托,打造我省商业航天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核心区。到2027年,陕西省商业航天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能级持续提升,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省商业航天产业创新发展体系初步形成。到2030年,全省商业航天产业创新发展体系进一步完善,在卫星和火箭制造、星座运营、卫星测运控、卫星应用等领域涌现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建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商业航天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计划》共提出6项重点任务,包括:重点实施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创新产品应用示范、产业创新能级提升、创新生态优化、专业园区建设。上述任务具体包括:以建设面向行业细分领域、具备全球服务能力卫星星座为目标,加快推进空间端、地面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速泛在、空天地一体、集成互联、高效安全”卫星基础设施体系,夯实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基础。加快实施一批商业航天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突破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研发,卫星有效载荷设计,卫星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终端产品产业化等关键技术,努力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围绕城市治理、行业应用、美好生活、太空探索,发挥卫星互联网广覆盖、低延时、宽带化、低成本优势,紧抓北斗导航、遥感卫星赋能各行业创新发展机遇,加快卫星应用与公共服务、行业发展、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围绕商业航天产业共性技术发展需求,依托高校、院所以及企业,新建一批产业创新平台,形成央地协同、校企联动、政企合作的航天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同时依托西安航天基地等重点园区,集聚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提升产业承载力。

引导创新资源向商业航天集聚,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创新生态,打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商业航天创新发展体系,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良好的创新氛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