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000家门店到老鼠事件:杨铭宇黄焖鸡米饭的兴衰启示
从6000家门店到老鼠事件:杨铭宇黄焖鸡米饭的兴衰启示
2024年7月,一则关于杨铭宇黄焖鸡米饭的新闻登上热搜:四川成都一男子在点的外卖中发现一整只“炖烂”的老鼠。这一事件不仅让涉事门店停业整顿,更引发了人们对这个曾经的快餐“顶流”品牌的深度思考。
从一道菜到6000家门店的传奇
杨铭宇黄焖鸡米饭的创始人杨晓路,出生于餐饮世家,其姥姥早在1930年就在济南发明了黄焖鸡这道菜。2011年,杨晓路抓住机遇,将这道传统鲁菜改良并标准化,创立了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品牌。
黄焖鸡米饭的独特魅力在于其“饭菜合一”的形式:鲜嫩多汁的黄焖鸡与吸收了浓郁汤汁的米饭完美结合,既美味又营养均衡,完美契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需求。同时,其标准化的制作流程和适中的价格(十几元一份),使其具备了快速扩张的基础。
从2013年开始,杨铭宇黄焖鸡米饭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短短几年内在全国开设了6000多家门店,甚至将触角延伸至海外。这一成绩,让其一度被誉为“国内快餐领域最大单品”。
加盟扩张的双刃剑
杨铭宇黄焖鸡米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加盟扩张策略。早期5000元的低门槛加盟费,加上产品热卖的市场反馈,引得加盟商纷至沓来。据报道,开放加盟初期,90%的加盟店都在品尝餐品后当场签约。
然而,快速扩张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由于加盟模式的固有缺陷,品控能力、餐品标准化、食品安全等方面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据统计,目前全国近一半的黄焖鸡米饭店处于异常经营状态,杨铭宇旗下的门店数量也从高峰期的6000多家骤减至2000多家。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近年来,杨铭宇黄焖鸡米饭面临着多重挑战:
市场饱和与竞争加剧:随着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进入快餐市场,黄焖鸡米饭的市场份额被逐渐蚕食。数据显示,2018年之后,黄焖鸡相关企业注册量增速持续下滑,与高峰期相比有明显差距。
产品单一与创新不足:作为单一品类的快餐,黄焖鸡米饭的劣势日益凸显。不少门店被迫增加新菜品,如黄焖排骨、黄焖牛肉等,甚至推出猪脚饭、汤粉等非相关产品。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加盟模式下,总部“集权”能力薄弱,导致品控能力不足。除了“老鼠事件”,类似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严重影响品牌声誉。
面对这些挑战,杨铭宇黄焖鸡米饭正在谋求转型:
品牌重建: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认知度和好感度。例如,可以借鉴兰州拉面、柳州螺蛳粉等地方特色小吃的品牌化经验。
多元化经营:在保持核心产品优势的同时,开发更多元的产品线,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加强品控: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对加盟店的培训和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和品质。
经验与启示
杨铭宇黄焖鸡米饭的发展历程,为其他地方小吃品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标准化是关键:传统小吃要实现规模化发展,必须建立标准化的制作流程。
品牌建设不可忽视:在快速扩张的同时,要注重品牌文化的塑造和传播。
品控是生命线:加盟模式下,必须建立严格的品控体系,确保食品安全和品质。
创新是持续发展的动力:单一产品容易被市场淘汰,适时的产品创新和品类扩展至关重要。
从一个家庭作坊到遍布全球的快餐品牌,杨铭宇黄焖鸡米饭用短短十几年时间书写了一段传奇。虽然目前面临诸多挑战,但其品牌价值和市场潜力依然巨大。未来,如何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实现转型升级,将是决定其能否重返“顶流”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