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社火: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社火,作为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从北方的高跷、舞狮到南方的划旱船、扭秧歌,社火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社火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及其文化内涵。
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文化形式,社火,广泛地存在于中华大地。一些地方,也叫闹红火。在海外,华人集聚的地方也流传甚广。社火的形式,各地大同小异。从形式上看,有地社火、背社火、抬社火、车社火、马社火、高芯社火、高跷社火、血社火、山社火、唱社火、丑社火,等等。从种类上说,每一种形式在各地又千差万别,异彩纷呈。同一种形式,同一个种类,即使近在咫尺的两支队伍,也各有各的绝招,各有各的秘籍。大的差异在南北,小的不同在地域,但主题是一致的:庆祝春节。
社火是春节必备的传统节目,大家都极其看重。从古至今,多数时候是由官方出面协调组织的。无论年景,无论年代,无论天气,在春节几个大的日子,特别是正月十五,社火是必须隆重登场的。
传说,社火的产生年代相当久远,来源于古代先民对土地和火的崇拜。社,是土地神。火,是火祖,火神。以农耕著称的中国,土地历来是本,是生活的物质基础。火,是煮食、取暖之源。远古时,人们认为火也有灵。由此,便形成了对土地和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后来,逐步增加了娱人的成分,内容也逐步丰富,规模日渐盛大,逐渐成为重大节日期间民间活动的定式。
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城里和农村的各个街坊、村坊,都会组织各样的社火活动。脸谱面具,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素面表演的各种艺术形式,不需化妆,只要服装到位、表演到位即可。有脸谱的,则要如唱戏般严格化妆,全套上装,文武齐备。社火还有个传统,叫“开脸”。一旦“开脸”了,代表的身份就是脸谱赋予的人物,而非自己了。
社火的表演,都有一定的程式。最重大的日子,正月十五,要统一扮装,集中到统一的街区去“过会”。在传统的主要街道上,一个班子接一个班子,边走边表演,整整一天。其他日子,则是小型的活动,包括大年初一、除夕,到小的街区,到各家各户拜年,除旧迎新。走街串巷的活动,多数是有组织的,不分户大户小,人多人少,挨门挨户闹红火,一户也不能落下。“过会”,则是在城市和县区的几个核心区域,集中全部人员或分成几部分,统一调度,统一时间安排,统一管控。每一个表演点,都是提前划定,有专人专班管理和值守的。整个社火活动,还少不了头戴乌纱帽、身穿官服、面部和蔼、手持一把扫帚的春官。春官走在队伍最前面,口中念念有词,手中当空轻扫。春官,既是朝廷代表的象征,也负责扫去灾害瘟疫,带来吉祥幸福。
从早到晚,在固定的区域内,长长的大街上,拥挤的人流中,“过会”一直持续着。每到一个表演点,先打场子或叫开场子,然后进行一番表演。每场都要把控好节奏,有规定的时长,不能拖场,也不能冷场。否则,前后都有队伍,会影响整个社火表演的推进和效果。为保证这一点,每支队伍都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从头年腊月就开始“练兵”。原有的队伍继续操练,进行恢复性训练。同时培养新的徒弟,编排新的节目,充实新鲜血液。否则,在“过会”时可能会出丑,砸了自己的场子。一是不如其他队伍精彩,二是出现失误,三是没有足够的人手、体力、节目来保证支撑这一天的“过会”。
很多地方,社火有高跷、背棍、划旱船、耍狮子、舞龙、伞头、大头娃娃、扭秧歌等。有的地方,还有威风锣鼓、海神、唢呐、八音会、打铁花、铁芯子、霸王鞭、耍腰鼓、骑竹子等。此外,还有射虎、龙灯、跳火龙、拉犟驴、抬杆等特色项目,依地域而不同。当然,各地也都不会少了庙会和唱戏。
这些节目中,无论是武术、舞蹈、鼓乐、秧歌,还是其他形式,很多都穿插了中国传统历史故事,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对中国历史传说中的一些代表性事件和人物进行艺术再现。如黄帝战蚩尤、牛皋、大禹治水、包公断案、城隍巡街等,多如繁星。结束时,青龙、白虎开道,关公、周仓压阵,历代神仙先哲身着华服,列阵列队,刀枪剑戟,高头大马,鼓乐喧天,好不气派,好不威风。
从四五岁起,因为学了几招三脚猫的功夫,我也加入了社火队伍,持续了好多年。我被分在武术队,学一些单人项目、对打套路和集体表演项目。每年入冬后的假期和周末,我的时间基本都用在了练功上。压腿,伐腿,打溜腿架,分解动作,打旋子,翻筋斗,恢复基本功。练拳,练对打,练刀、枪、棍、小攮,练白手夺刃、三节棍、绳鞭等,一招一式反复练习,这样“过会”时,才能胸有成竹,有时还能应应急、救救场。直到后来外出求学,时间无法保证了,我才作罢。不过,偶尔遇到了,也会客串一下,比划比划。没了长期的刻苦训练,客串时,有时会出现下盘不牢、根基松动、套路不熟的尴尬。
我理解,社火的寓意,也许还有增加人们社交往来,一代代接续传承传统文化技艺,以及辞旧迎新的美好祝愿吧。
当然,传统社火之外,还有观花灯和放焰火。
现在,很多地方还会组织专门的队伍,用很长的时间筹备花灯,让正月十五的花灯更加新奇夺目。
只是我至今尚不清楚,这花灯和焰火,是不是也归在了社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