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珠海有轨电车停运,水上巴士却成新宠:一座城市的交通抉择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49:5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珠海有轨电车停运,水上巴士却成新宠:一座城市的交通抉择

珠海,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不仅拥有迷人的海景和浪漫的情侣路,还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公共交通系统。其中,有轨电车和水上巴士无疑是这座城市最亮眼的两张名片。它们不仅承载着市民的日常出行,更成为了游客探索珠海的全新方式。然而,这两者的发展路径却截然不同,一个因种种原因遗憾停运,另一个则在创新与融合中蓬勃发展。

01

有轨电车:从开创到停运的曲折历程

2017年6月,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全长8.89公里,共设14座车站,总投资达13.27亿元。作为中国首条有轨电车线路,它承载着珠海人对绿色出行的美好愿景,也寄托着城市交通创新的希望。

然而,这条备受瞩目的线路却在运营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由于供电技术缺陷,故障频发,不仅影响了正常运营,还带来了安全隐患。据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有轨电车运营期间,日均客流仅为3378人次,客流强度仅为每日每公里404人次,仅相当于可研报告预测的5%。此外,运营三年多来,票款收入合计仅387万元,远低于近3亿元的成本,运营方长期亏损。

市民林洁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同一段路程,市民更愿意开车或坐公交,几乎没多少人会选择有轨电车。慢确实是大问题,有点浪费资源。”另一位市民刘金也表示:“电车开行很平稳,车内环境也不错,但是时速不到30公里,电车不仅到站停车,红灯也得停。如果是在海边观光,这速度很适合,但要是赶时间上班,电车的效率不如乘坐公交。”

2021年1月,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暂停运营。2024年5月7日,珠海市政府最终决定终止运营该线路,拆除设施设备,修复梅华路路面,并新增2条汽车车道。这一决定虽然让部分市民感到惋惜,但更多人认为这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明智之举。

02

水上巴士:创新与融合的典范

与有轨电车的坎坷命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珠海水上巴士凭借其独特的设计和创新的服务,成为了城市交通和旅游观光的双重利器。

珠海水上巴士充分利用了珠海丰富的水资源优势,连接市区的主要景点和商业区,如情侣路、渔女像、九洲城等。乘客可以在享受舒适旅程的同时,欣赏到珠海美丽的海滨风光。据统计,仅2024年五一期间,水上巴士就累计运输乘客9.8万人次,日均客流量达到1.96万人次。

水上巴士的航线设计充分考虑了游客的需求和体验。例如,“海上看港珠澳大桥”航线从九洲港出发,途经珠澳口岸人工岛、“风帆”双塔等地,期间两次穿越港珠澳大桥桥底,让游客从不同角度领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的风采。而“相约大海”航线则通过六艘精巧小船与两艘宏伟大船共同编织成一幅流动的巨幕,借助前沿的数字灯光技术与震撼的三维影像表现手法,生动讲述了一段跨越三代人、坚守“千金一诺”的感人故事。

游客小陈分享了他的体验:“坐在游轮上,可以360度无死角地欣赏海景,还能近距离看到港珠澳大桥的壮观景象。晚上还有精彩的光影表演,真的是一种全新的旅游体验。”

03

对比与展望:未来的交通图景

有轨电车和水上巴士的发展历程,折射出珠海公共交通的演变轨迹。有轨电车的停运,让人们重新思考城市交通的合理布局和可持续发展;而水上巴士的成功,则为城市交通与旅游的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未来,珠海将继续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交通一体化建设,构建“常规公交+高速专线+动态公交+无人驾驶”的多元公交体系,为琴澳跨境往来、产业发展和休闲旅游提供优质出行服务。同时,珠海还将进一步优化水上巴士的航线和服务,打造更多创新的旅游产品,让游客在享受便捷交通的同时,也能领略珠海独特的城市魅力。

珠海的公共交通故事,仍在继续。有轨电车的遗憾停运,或许正是为了更好的未来。而水上巴士的成功,无疑为珠海的交通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或许能看到一个更加智能、绿色、人性化的公共交通系统,在珠海的大街小巷和碧波之上,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更加美好的出行体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