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下保胆取石新突破!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下保胆取石新突破!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在周平红教授的带领下,成功研发了一种新的治疗胆囊结石的手术方式——内镜经胃保胆取石术。这种手术通过口腔途径进行,无需开刀或打孔,不仅能够取出胆囊结石,还能保留胆囊功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这项新技术标志着消化内镜诊治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胆囊结石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创新突破:经自然通道的革命性手术
内镜经胃保胆取石术是经自然通道内镜手术(NOEES)的一种,它与传统的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有着本质区别。NOTES需要跨壁“打洞”进入胸腹腔,而NOEES则完全通过人体自然通道直达目标器官,无需破坏任何组织。
具体来说,内镜经胃保胆取石术是通过口腔插入内镜,经食道、胃,最终到达胆囊。在内镜直视下,医生可以清晰观察胆囊内部情况,精准取出结石,同时避免了传统手术中需要切开胆囊壁的步骤,真正实现了无创治疗。
临床应用:6000例手术的成功实践
这项创新技术已经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得到广泛应用。自2015年以来,医院内镜中心已完成6000多例消化内镜诊疗,总手术量达832例,其中三四级手术184例。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患者黄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他在外院检查时发现十二指肠球降部黏膜下隆起,怀疑间质瘤。如果采用传统外科手术,创伤较大,而内镜下切除难度高、风险大。但在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周平红教授团队成功为其实施了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物ESD手术,整个过程仅需两三天观察期,患者即可出院。
患者受益: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比传统手术,内镜经胃保胆取石术具有明显优势:
- 创伤更小:无需开刀或打孔,避免了手术切口带来的疼痛和感染风险
- 恢复更快: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短,住院时间大大缩短
- 保留功能:不切除胆囊,保留了胆囊的生理功能
- 可重复性强:如果结石复发,可以再次进行内镜取石
此外,该手术还具有更好的经济性。由于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少,整体医疗费用相比传统手术显著降低,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未来展望:引领内镜手术新方向
内镜经胃保胆取石术的成功研发和应用,不仅为胆囊结石患者带来了福音,更为内镜手术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周平红教授表示,这项技术的推广将有助于培养更多内镜手术人才,推动我国乃至全球内镜手术水平的提升。
目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已经成为国际上消化道早癌内镜下治疗规模最大的中心之一。周平红教授团队不仅在国内率先开展ESD技术,完成3000余例消化道早癌治疗,还主编了国内首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专著,为内镜手术的规范化和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推广,内镜经胃保胆取石术有望成为胆囊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案,让更多患者享受到微创手术带来的便利和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