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老年人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炎炎夏日,老年人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夏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4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中夏季和冬季是最危险的季节。那么,为什么夏季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又该如何做好预防呢?
夏季高发原因
酷暑导致心率加快
高温天气下,心脏为了散热会加快心率,从而增加心脏耗氧量。
缺水导致血稠
夏季容易出汗,导致体内水分减少,血液黏度增高,容易造成斑块破裂以及斑块的形成。
大量饮用冰镇饮品
随着气温升高,很多人会大量饮用凉的白开水、汽水、冰镇啤酒等冷饮。而冰凉的饮品会使血管收缩,容易诱发心肌梗死。
如何健康度夏
合理补水
- 遵循“一天八杯水、早晨一杯水”原则:
早晨起来的第一杯水尤为重要。人体最缺水的时候是早上起床后,因为整夜的睡眠过程中,身体会排尿、出汗,但没有摄入水分。也就是说,整晚8个小时里,身体一直处于缺水状态。 因此,早晨起床后喝200-300ml水可以有效减少许多意外状况。
- 老年人每天1600ml水: 保持适量的水分摄入,避免因缺水导致的心脑血管问题。
合理补觉
- 在晚上睡眠较少时,通过回笼觉和午觉进行补觉:
夏季普遍睡眠偏少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老年人每天也需要8小时的睡眠。如果每天少睡一小时,平均死亡率增高9%,少睡两个小时,死亡率增高18%,少睡3个小时,死亡率增加27%。
由于老年缺觉是普遍现象,从古代开始,中医就提倡两个觉,一个是回笼觉,另一个是午觉。回笼觉是指早饭以后有半小时时间回到床上休息休息;午饭后也需要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休息。
起床后遵循“三个半分钟”原则:醒来躺半分钟、床上坐半分钟、床边坐半分钟
醒来后,通过在床上躺半分钟,然后坐在床上半分钟,最后双腿下垂再坐半分钟,身体可以有一个适应过程,避免起床过猛导致的心脑血管问题。
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
合理膳食:饮食清淡,少盐少油,注意饮食均衡。
适量运动:每天运动半小时,选择相对平缓、适合自己的方式,比如散步、打拳等,避免过度劳累。
戒烟限酒:减少对心血管的负面影响。
心理平衡: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
科学预防,安心度夏
炎热的夏季对老年人的心脑血管健康构成了不小的威胁,但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希望每一位老年朋友都能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