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明寺:鉴真法师的千年传奇
扬州大明寺:鉴真法师的千年传奇
公元754年,一位66岁的中国高僧,经过十二年的艰辛努力,终于抵达日本奈良。他就是来自扬州大明寺的鉴真法师,这位伟大的佛教徒不仅为日本带来了正规的佛教戒律,更将盛唐文化的精华传播到东瀛,开启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鉴真,俗姓淳于,江苏扬州人,生于公元688年。14岁时,他在扬州大云寺出家,20岁受具足戒,随后在大明寺讲律传戒,成为当地著名的高僧。大明寺,这座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的古刹,不仅是鉴真弘法的起点,更见证了这位伟大僧人传奇的一生。
公元733年,日本僧人荣睿和普照来到中国,邀请鉴真赴日传授佛法。鉴真欣然应允,但东渡之路却异常艰难。从742年到753年,他先后五次尝试东渡,均告失败。最后一次东渡时,鉴真已经双目失明,但他依然坚定信念,最终在754年成功抵达日本。
在日本,鉴真被尊为“大僧都”,统领日本所有僧侣。他首先在东大寺设立戒坛,为日本天皇和众多高僧授戒,创立了正规的戒律制度。随后,他在日本皇室的资助下,建立了著名的唐招提寺,这座寺院完全仿照盛唐建筑风格,成为日本佛教文化的中心。
除了宗教贡献,鉴真还带去了盛唐时期的建筑、雕塑、医药等文化精华。他率领的僧团中包括玉作人、画师、雕檀、刻镂、铸写、绣师等各类工匠,他们将盛唐文化的精髓传播到日本,对日本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今天,当我们走进扬州大明寺,依然能感受到这段历史的厚重。寺内的鉴真纪念堂是按照日本唐招提寺样式建造的,堂前的碑亭立有“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院中的石灯笼是日本唐招提寺长老所赠,与唐招提寺中的另一只石灯笼成对。纪念堂内供奉着楠木制作的鉴真坐像,正是他圆寂时的容貌。
鉴真法师的一生,是为佛法和文化交流不懈奋斗的一生。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宗教领袖,更是一位伟大的文化使者。扬州大明寺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不仅是一座佛教寺院,更是一段传奇历史的载体,让我们得以铭记这位伟大的僧人,以及他为中日文化交流所做出的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