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草莓:一颗果子撬动乡村振兴
丹东草莓:一颗果子撬动乡村振兴
近日,工信部联合十一部门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为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其中,丹东草莓作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在推动地方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创新研发和品牌推广,丹东草莓不仅提升了本地农民收入,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采摘品尝,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此外,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丹东草莓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了地方经济的新亮点。
丹东草莓:一颗果子的品质密码
丹东草莓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1924年,当时从日本引进了7株鸡心草莓。经过百年发展,丹东草莓已经成为中国草莓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目前,丹东草莓主要种植“红颜”和“章姬”两个品种,其中红颜草莓以其大果、色泽艳丽、口感甜美而闻名,被誉为“草莓界的爱马仕”。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为丹东草莓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丹东位于北纬40度,属于北温带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恰到好处的昼夜温差、微酸性棕壤土及优越的气候条件,赋予了东港草莓优良的生长环境。目前,丹东草莓种植面积已达20.1万亩,年产量31.6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之一。
一颗果子带动一方经济
丹东草莓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也推动了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据统计,丹东草莓产业带动群众就业400余人,累计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约160万元。农民人均草莓收入占总收入60%以上,鲜果年产值超60亿元。
在丹东市东港市椅圈镇,尹坨村村民张磊通过种植草莓实现了创业梦想。他经营着自家的草莓大棚,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大棚里拍摄新鲜采摘草莓的视频,发布到网络上。通过电商平台,他的草莓销往全国各地,年收入超过30万元。
政策支持与品牌推广双轮驱动
为了推动草莓产业的发展,丹东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物流网络建设方面,顺丰快递在丹东开设了13个打包服务中心,占地超2000平方米,并增派多名快递小哥为果农提供从打包到运输的全过程揽收服务。在航空方面,顺丰整合了5架全货机,并搭配540条散航流向,日运力峰值高达600吨。同时,顺丰积极调拨50多辆恒温冷链车、30多条直发干线、并安排7趟列车专门承运丹东草莓。
在品牌推广方面,丹东市连续多年举办草莓文化节和推介会,邀请国内外客商和消费者前来品尝和采购。2023年,东港市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东港)草莓品牌发展论坛,“东港草莓”品牌价值达371亿元。辽宁草莓科技研究院已成为集草莓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种苗生产及草莓保鲜包装技术研发为一体的草莓专业研发机构,引进、试验并大面积推广了20余个国内外新优品种,推广了30余项先进生产技术。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丹东草莓产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是价格因素,丹东九九草莓的价格通常维持在40元~60元/斤之间,有时甚至高达数百元一斤,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可能难以接受。其次是储存和运输问题,草莓是一种非常娇嫩的水果,对储存和运输条件的要求较高。此外,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来自江苏、四川等地的草莓品种不断涌入市场,对丹东草莓的市场份额造成一定影响。
面对这些挑战,丹东草莓产业正在积极谋求转型升级。一方面,通过优化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如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另一方面,加强包装和运输管理,采用更先进的包装技术和运输方式,确保草莓在长途运输过程中能够保持新鲜和完整。同时,通过调整价格策略,开展促销活动、推出优惠套餐等方式,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提高产品的性价比。
未来展望
丹东草莓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丹东草莓产业将继续发挥其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丹东草莓产业也在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如开发草莓深加工产品、发展草莓主题旅游等,以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从一颗小小的草莓,到一个年产值超60亿元的产业,丹东草莓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未来,丹东草莓将继续以品质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以品牌为引领,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