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路393号:一座建筑里的上海百年
武康路393号:一座建筑里的上海百年
近日,上海民办位育中学学生邵一飞参与了第五季“My Favorite Shanghai·爱上海的理由”青少年英语短视频征集活动,以独特的视角带领观众探索武康路的历史魅力。在这条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街上,有一栋建筑格外引人注目——武康路393号。这栋历经百年沧桑的建筑,见证了上海的变迁,如今已成为展现城市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从黄兴故居到文化新地标
武康路393号始建于1912年,原是一幢美国乡村风格的别墅。这里曾是辛亥革命元勋黄兴的寓所,他于1916年7月从美国回国后居住于此,直至同年10月31日逝世。期间,孙中山曾两次到访,与黄兴商讨国事。黄兴逝世后,这里举行了国葬仪式。
新中国成立后,这栋建筑先后被华东文教委员会接管,后成为世界社、世界中小学、中国学典馆等机构的所在地。1999年,它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2014年又升级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里已转型为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和徐汇老房子艺术中心,成为展现上海城市魅力的新地标。
中西合璧的建筑瑰宝
这栋建筑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精美的西式古典主义风格。南楼占地面积740平方米,主体建筑采用清水混凝土砌块,配以浅色横直线条,浮雕和装饰线脚丰富。二、三层之间的弓形花色水泥阳台,由厚实的牛腿支撑,极具装饰性。
内部装饰更是奢华典雅:卧房铺设柳安木罗席纹地板,内墙用柚木做护壁,天花平顶上饰有石膏线脚花饰。楼梯采用曲尺型设计,踏步为花岗石材质,配以装饰艺术风格的栏杆。
1933年增建的部分则体现了装饰艺术派风格,沿街立面呈阶梯状几何造型,褐色面砖拼成富有韵律感的纹饰,使整栋建筑更显挺拔现代。
文化传承的新空间
如今的武康路393号,不仅是游客了解上海历史建筑的窗口,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交流平台。这里定期举办《老房子故事会》《旅行分享会》等免费导览活动,让市民和游客深入了解街区文化。
一楼展厅陈列着武康大楼、东平路7号等徐汇区知名历史建筑模型,游客可在此免费获取观光导览图。图书角陈列着讲述老上海故事的书籍,打蜡木地板、软皮座椅、老式留声机等装饰,尽显老上海风情。
科技赋能的历史体验
为庆祝武康大楼百年华诞,武康路393号推出了《上海1924:武康百年历史沉浸展》。展览运用虚拟现实VR、空间计算等前沿技术,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百年前的武康大楼。
在30分钟的体验中,观众可以“走进”上世纪30年代的明星闺房,跟随建筑师邬达克从空中俯瞰衡复风貌区的历史变迁。VR体验结束后,二楼展区还设有相关历史背景介绍和知识拓展,让观众深入了解武康大楼的设计理念、邬达克的传奇人生以及上海海派文化的魅力。
武康路393号的变迁,正是上海城市更新的缩影。从名人故居到文化中心,这栋百年建筑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风云变幻,如今又以全新的面貌,向世界讲述着上海的故事。正如邵一飞在视频中所说:“这不仅仅是一条街道,这是一次穿越时间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