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古城:文化守护者的最新行动
长汀古城:文化守护者的最新行动
近日,长汀县委书记赖进益带队调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工作,实地察看了多个重点项目的规划和进展情况。此次调研不仅体现了当地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也展现了长汀古城保护工作的最新动态。
保护与利用并重,古城焕发新活力
作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长汀古城的保护工作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长汀县积极探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科学规划和严格监督,让这座千年古城焕发新生。
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在此次调研中,赖进益一行先后察看了城市会客厅项目、乌石巷保护提升项目、卧龙书院后街创意改造提升项目、汀州城墙—宝珠门城楼修缮工程、西河公园文创提升项目等重点工程。
其中,汀州城墙—宝珠门城楼修缮工程备受关注。这座始建于宋代的古城墙,见证了长汀的历史变迁。为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遗迹,长汀县专门成立了专项督查组,对城墙修复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确保修缮工作符合历史风貌。
创新保护模式,打造文旅融合新典范
长汀县在古城保护工作中,始终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同时积极探索创新保护模式。例如,水东街历史文化街区采取“共商、共建、共享、共赢”模式,保留了90%以上的原住民和75%以上的老业态,让古城不仅保留了历史风貌,更留住了人间烟火气。
此外,长汀县还积极推动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例如,店头街这条明清古街,如今已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景点。街道两侧商铺林立,特产琳琅满目,身着各民族服饰的游客穿梭其间,让古城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科技赋能,提升古城管理水平
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长汀县还注重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目前,长汀县已实现70余个系统平台智能化建设,平台运行以来共受理各类问题案件11万余件,处置率达97%。这种“一网统管”的管理模式,不仅提升了古城的管理效率,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未来展望
随着《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6-2030)》的深入实施,长汀古城的保护工作将迈入新的阶段。未来,长汀县将继续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的原则,积极探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新模式,让这座千年古城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