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蛟龙行动》遇冷:新华网力挺能否挽回1.65亿票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蛟龙行动》遇冷:新华网力挺能否挽回1.65亿票房?

引用
新华网
9
来源
1.
http://www.gz.xinhuanet.com/20250128/ece0253625e841b3b61eb59dc87cb0ee/c.html
2.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2-01/doc-inehyiwe9391235.shtml
3.
http://www.xinhuanet.com/ci/20250201/ae9c401f792144a790c73b93c746e4d3/c.html
4.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31A03C6F00
5.
https://m.gmw.cn/2025-01/27/content_1303957527.htm
6.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9A06QSK00
7.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29/doc-inehqzvc6649566.shtml
8.
https://www.lifeweek.com.cn/h5/article/detail.do?artId=241315
9.
http://www.news.cn/20250131/8029e806aee347498125c47dee51ee51/c.html

2025年春节档电影市场硝烟四起,六部重磅新片展开激烈角逐。然而,在这场票房大战中,备受期待的军事动作片《蛟龙行动》却遭遇滑铁卢,上映多日累计票房仅1.65亿元,远不及预期。面对这样的市场表现,新华网发文力挺,称其“真硬核、真热血、真感动”,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01

新华网力挺:填补中国潜艇电影空白

新华网对《蛟龙行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片在多个层面实现了突破。文章指出,作为中国首部核潜艇电影,《蛟龙行动》填补了国产军事电影在潜艇题材上的空白。影片1:1还原了120米长的“龙鲸号”核潜艇,展现了我国潜艇部队的现代化装备和战斗力。军事评论员白孟宸表示,影片“既‘有料’又‘有心’,同时,从军事角度来讲,深海战场首次在大银幕呈现,又集‘有趣’和‘有卖点’于一身,是值得一看的。”

02

市场表现:春节档票房垫底

然而,在激烈的春节档竞争中,《蛟龙行动》的市场表现却难言理想。截至2月1日14时,2025年春节档总票房已突破55亿元,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分别以15亿、12亿和近7亿的票房领跑。相比之下,《蛟龙行动》的1.65亿显得格外黯淡。

03

未能逆袭的原因分析

  1. 题材小众:潜艇题材虽然新颖,但相比神话、喜剧等大众题材,吸引力有限。而且潜艇作战的封闭空间也限制了视觉呈现的多样性。

  2. 宣传不足:相比其他影片的铺天盖地,《蛟龙行动》的宣传声势明显不足。在社交媒体上的讨论热度也远不及竞争对手。

  3. 口碑分化:虽然有新华网等权威媒体力挺,但普通观众的反馈并不理想。影片在某主流评分网站仅获得6.6分,远低于前作《红海行动》的8.2分。不少观众反映剧情薄弱、人物塑造不足,影响了观影体验。

04

未来走势预测

从目前的市场表现和观众反馈来看,《蛟龙行动》想要实现票房逆袭的难度很大。虽然影片在军事细节、动作场面等方面表现出色,但这些优势在春节档这样的商业战场上似乎并不足以吸引主流观众。而且随着假期临近尾声,观影热潮逐渐退去,留给《蛟龙行动》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05

结语

《蛟龙行动》的遭遇,折射出中国军事题材电影面临的困境。虽然影片在制作水准和艺术追求上达到了新的高度,但如何在商业市场上取得成功,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或许,对于这类高成本、高制作水准的军事电影来说,选择一个更适合的档期,或者采取更精准的营销策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