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栾城非遗新动向:三苏文化与杨氏木作齐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栾城非遗新动向:三苏文化与杨氏木作齐飞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34204707_121880160
2.
http://scdfz.sc.gov.cn/whzh/slzc1/content_149640
3.
http://www.chungfadaily.com/m/newsinfo.asp?cid=57&id=99562
4.
https://www.luan.gov.cn/hdjl/zxdck/content/article/10603897?type=1
5.
http://scdfz.sc.gov.cn/whzh/slzc1/content_145513
6.
http://www.njgc.gov.cn/gjmc/rwts/202412/t20241204_5025106.html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29/18/71790272_1135349895.shtml
8.
http://www.gc.gov.cn/columns/f53f8f66-591d-4e99-82c2-06e9444792b4/index.html

近日,石家庄市栾城区举办“二月二”三苏文化传承活动,同时积极推动杨氏家具制作技艺的传承,展现了该区在非遗保护方面的最新动向。

01

三苏文化的千年传承

三苏文化源于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他们同列“唐宋八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苏辙与苏轼的后代定居河南许昌,繁衍至今已有900多年。苏辙在许昌西湖讲学,著有《栾城集》等作品。三苏文化不仅体现了文学艺术的传承,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02

杨氏木作的匠心精神

杨氏木作是山西代县的古建筑营造技艺,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其核心工艺包括扇股麻花挑角、古建筑彩绘等。代表性传承人杨贵庭及其团队修复了雁门关、边靖楼等古建筑。目前,杨氏古建已培育1100余名技能工匠,年产值过亿元,不仅保护了古建筑,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03

栾城区的非遗保护实践

近年来,栾城区积极落实国家关于非遗保护的方针政策,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支持工艺传承等方式,推动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同时,该区还注重非遗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

这些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不仅丰富了栾城区的文化内涵,也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保护非遗文化,栾城区正在努力打造一个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美好家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