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梗高危人群的运动指南:专家推荐这样跑
腔梗高危人群的运动指南:专家推荐这样跑
近年来,腔隙性脑梗死(简称“腔梗”)的发病率持续攀升,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虽然腔梗的症状相对较轻,但其高发病率和复发率不容忽视。研究表明,适量的运动不仅能有效预防腔梗的发生,还能降低复发风险。然而,对于腔梗高危人群来说,如何科学地进行运动,既达到预防效果又避免运动风险,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运动,预防腔梗的关键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专家指出,增加规律的身体活动是预防脑卒中(包括腔梗)的有效方法之一。研究显示,工作相关的身体活动可降低36%的脑卒中发病风险,而休闲时间的身体活动也能使风险降低15%。缺乏身体活动已被明确列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科学运动指南
那么,腔梗高危人群应该如何进行科学运动呢?专家建议,成年人每周应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具体来说,健康成人每周应至少安排3-4次,每次持续4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
如何判断运动强度是否适中?一个简单的评估方法是:在有氧运动时,如果能说话但不能唱歌,说明达到了中等强度;如果连说话都感到困难,甚至上气不接下气,则进入了高强度运动的范围。更精确的方法是通过心率监测,计算公式为(220-年龄)×60%~70%,得出的数值即为适合自己的中等强度运动心率。
腔梗患者运动注意事项
对于已经患有腔梗的患者,运动同样重要,但需要更加谨慎。专家建议,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不建议进行高强度活动,24小时后可在康复师的指导下开始循序渐进的康复运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因大量出汗导致脱水。
值得注意的是,运动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老年人或身体状况不佳的人,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在开始任何运动计划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专业康复师的意见,确保运动方案的安全性和适宜性。
制定个性化运动计划
制定运动计划时,应充分考虑个人的健康状况、年龄、体能水平等因素。建议从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步增加运动量。例如,可以从每天快走1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30分钟,再过渡到慢跑等更高强度的运动。
此外,对于日常工作中需要久坐的人群,专家建议每坐1小时就进行2-3分钟的短时身体活动,以打破长时间静坐的状态,促进血液循环。
总之,科学运动是预防腔梗的重要手段。无论是高危人群还是患者,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坚持规律运动。记住,运动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而不是一朝一夕的高强度锻炼。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科学运动守护健康,远离腔梗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