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用真情打动每位老乡:一封来自家乡的暖心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用真情打动每位老乡:一封来自家乡的暖心信

引用
大众网教育频道
9
来源
1.
https://jinan.dzwww.com/qcxw/202501/t20250131_15465108.htm
2.
https://roll.sohu.com/a/852534003_121956424
3.
https://www.sohu.com/a/853277871_121956425
4.
https://www.sohu.com/a/853148794_121315081
5.
https://pub-zhtb.hizh.cn/a/202402/17/AP65d00830e4b0e0005dd02103.html
6.
https://www.langya.cn/a/4032/171/1884842213067563010.html
7.
https://handan.hebnews.cn/2025-01/27/content_9297463.htm
8.
http://scbz.wenming.cn/wmwp/202406/t20240617_8568528.html
9.
http://m.zhishishu.top/Article/TopicArt?id=xysg20250233&ArticleSourceType=QK

“回家”,这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却承载着无数游子最深沉的情感。每当春节临近,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会收拾行囊,踏上归途,只为了那一句“我回来了”。

记得小时候,回家的路似乎总是那么漫长。从省城到老家,要先坐大巴车绕行余江、东乡、进贤等地,花费三四个小时才能到达南昌市区,再加上搭乘公交车回学校的时间,路上要耗费六七个小时。而现在,随着交通的快速发展,回家的路变得越来越短。昌景黄高铁的开通,让余干县结束了没有铁路客运的历史,直接进入了“高铁时代”。如今,从省城回家,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让回家变得更加便捷。

回家的路上,熟悉的风景一一映入眼帘。那条曾经坑坑洼洼的村道,如今已经铺上了平整的沥青,变得宽敞又舒适。路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汽车,奔驰、宝马、奥迪等高端车也不鲜见,让人感叹家乡的变化之大。

回到村里,熟悉的面孔一个个出现。大家在路上遇见,不管能否叫得上名字,都会亲切地打个招呼。年前父老乡亲们都在忙,似乎一直要忙到除夕夜零时的钟声敲响才作罢。贴春联、挂灯笼、打扫卫生、上坟祭祖、初一拜年、初二走亲戚……这些熟悉的仪式,承载着我们对家乡最深沉的眷恋。

除夕之夜,当水饺(老家叫包子)包起,村子里的烟花、鞭炮便开始此起彼伏地响起。从当晚8时一直放到春节联欢晚会结束,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整个村子都被喜庆的气氛包围着。初一拜年时,家族里的一位大哥表示,去年承包桃园收入不错,小儿子也上班了,钱包更厚实了。“手头宽裕,一下子买了不少鞭炮,响亮响亮、人财两旺。”大哥开心地说道,加上刚刚下了雪,放鞭炮安全很多。

大年初六早上,又迎来了一场大雪。瑞雪盈门,好事成双。村道两边,停满了各式小车。村道主路较宽,两边停车中间尚可以开车。初二初三去县城,平时一个小时的车程,差不多花了两个小时。可以说,只要是有村庄的地方,都有车子不停地进出。如果停下来买点礼品,肯定要塞上一会。更明显的是,车子的档次越来越高,奔驰、宝马、红旗等品牌的车子纷纷出现在乡村路面上,其中不少是新车,估计是在刚需基础上的更新换代,私家车已经成为农村逢年过节越来越普遍的出行工具。

在家乡,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那些默默为家乡付出的人们。春节期间,许多大学生选择返回家乡,投身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中。他们参与志愿活动,辅导孩子们功课,组织各类课外活动,用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董文霞,作为定西市安定区的一名大学生,在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中,深刻领悟到了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性。在“暖冬行动”志愿活动中,她全力协助旅客出行,面对购票流程迷茫的旅客,她耐心讲解,逐步引导,成功打破了出行的阻碍。另一位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的大学生田震,选择了在口镇人民政府进行志愿服务。寒假期间,他积极投身社区的各项活动,以实际行动展现青春力量。通过志愿活动,田震不仅提升了自身的能力,懂得了如何合作与沟通,还养成了规律的作息,早起上班、按时下班,让他在生活中增添了不少的乐趣。他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贡献社会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享受。

这些年轻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家乡情怀”。他们不仅是在为家乡做贡献,更是在为自己的未来种下希望。正如一位返乡大学生所说:“青春的挑战在于担当,青春的魅力在于奉献。”

过去的一年,我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禹城市连续8年进入全国百强,GDP总量位居德州第三,工业用电量增幅居德州第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居德州第一。服务业多点开花、多元发展,交通网络更加便捷,区位优势更加明显。环城水系、绿道连通,铁路立交桥正式通车,禹城还获得了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称号。

这些成就的背后,离不开每一位家乡人的努力。在外打拼的游子们,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为家乡建言献策、争光添彩、反哺家乡。据统计,2021年以来,禹城回引在外能人1136名,其中到村任职的235人,返乡创业的774人,真正实现了“创业回乡、人才回归、资金回流”,为禹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家乡的明天会更加美好。让我们携手并肩,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家乡的明天更加辉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