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短缺推动价格上涨,巧克力行业正谋求转型
可可短缺推动价格上涨,巧克力行业正谋求转型
2024年,全球巧克力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西非主要可可种植国科特迪瓦和加纳的产量下滑,导致全球可可供应连续第四年出现短缺。纽约可可期货价格突破每吨1万美元关口,创下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上涨135%,较去年3月份更是飙升250%。
面对原材料成本的急剧上升,全球最大的巧克力制造商之一好时公司宣布了一项不同寻常的应对策略:通过推出新品来降低产品中的可可比例,以此避免直接提价。这一举措反映出,在全球通胀压力下,巧克力制造商正试图在成本控制和市场需求之间寻找平衡。
全球可可供应紧张,价格创历史新高
国际可可组织的数据显示,2023/24年度全球可可产量同比下滑13%,而欧洲和美国的可可豆库存更是降至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科特迪瓦虽然将2024/25年度的产量预期上调至220万吨,但实际交付量却因天气原因而减少。加纳的情况更为严峻,该国2023/24年度的可可产量创下近23年来的最低水平,仅42.5万吨,远低于往年80万吨的平均水平。
尽管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产量有所增长,但短期内仍难以弥补西非地区的减产。国际可可组织预测,2023/24年度的可可供应缺口将达到37.4万吨,较前一产季的7.4万吨缺口扩大405%。
巧克力巨头纷纷提价,好时另辟蹊径
面对可可价格的持续上涨,许多巧克力制造商不得不上调产品价格。雀巢、费列罗等国际知名巧克力品牌均已宣布涨价计划。巧克力制造商瑞士莲的首席财务官Martin Hug表示,多家公司已经宣布涨价,目前很难预测可可市场会发生什么。
然而,好时公司采取了不同的策略。该公司宣布将推出焦糖夹心巧克力、柠檬味巧克力棒等新品,通过增加风味原料的比例来降低可可的使用量,从而避免直接提价。这一策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成本压力,但也引发了业界对巧克力产品本质的讨论。
消费者信心低迷,市场反应冷淡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欧盟国家的巧克力价格平均上涨了11.1%。在经济不确定的背景下,消费者对非必需品的开支变得格外谨慎。许多巧克力品牌发现,即使提高产品价格,销量也并未如预期般增长。相反,高价位可能导致整体市场的萎缩。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巧克力品牌开始调整战略。一些品牌推出更加实惠的产品线,以吸引预算有限的消费者。同时,线上销售、打折促销等活动也频繁出现,试图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行业发展趋势: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巧克力行业仍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Global Info Research的最新报告显示,预计到2030年全球巧克力产值将达到56430百万美元,2024-2030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0%。
欧洲仍然是最大的巧克力消费市场,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5%。北美和东南亚紧随其后,共占35%的市场份额。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亚洲新兴市场中产阶级的壮大,对优质和进口巧克力产品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
巧克力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糖果领域,巧克力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甚至药品行业。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使其成为跨行业的多功能原料。
面对可可价格波动带来的挑战,行业专家建议企业采取多元化供应链策略,优化生产效率,并开发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同时,可持续采购和道德劳工实践也成为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结语
在全球可可供应紧张的背景下,巧克力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从原料采购到产品创新,从价格策略到市场拓展,每个环节都在考验着企业的应变能力。虽然短期内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新兴市场的崛起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巧克力行业依然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消费者而言,或许需要重新思考与这一“甜蜜”食品的关系,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要关注其背后复杂的经济和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