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数字化时代的个人信息安全新挑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数字化时代的个人信息安全新挑战

引用
安全内参
11
来源
1.
https://www.secrss.com/articles/74275
2.
https://www.cac.gov.cn/2025-01/03/c_1737600940385533.htm
3.
https://www.junhe.com/legal-updates/2373
4.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409/content_6977766.htm
5.
https://sjj.sjz.gov.cn/columns/24749692-8008-4e97-8c57-8159198be344/202408/15/2826c82c-af03-4e83-858a-e68dab999e0e.html
6.
http://www.wanzai.gov.cn/wzxrmzf/gjwlanxcz/202402/38abb006335a42ceadeceeebacc76d69.shtml
7.
https://fgw.sh.gov.cn/ys-hqjrfw-1.3.3.2-h5/20240821/d21e3f576f114af79d56dac180efe908.html
8.
https://www.dbappsecurity.com.cn/content/details284_6062.html
9.
https://www.iii.tsinghua.edu.cn/info/1165/4448.htm
10.
https://www.zhonglun.com/research/articles/53860.html
11.
https://www.fjcpc.edu.cn/xdjy/2024/0315/c1205a92063/page.htm

01

从微信群泄密到全球性挑战:个人信息安全敲响警钟

2024年11月,青岛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一位市民发现自己的身份证号码被姐姐在微信群中公开,这一行为不仅侵犯了个人隐私,更可能触犯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等在内的多种信息均属保护范围。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泄露居民身份证记载的个人信息可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若未达到刑事标准,则由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

这起看似普通的家庭纠纷,实则折射出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和处理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风险。

02

数字化转型下的新威胁:零日漏洞与供应链攻击频发

根据Gartner的预测,2025年全球信息安全终端用户支出将达到2120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15.1%。这一增长背后,是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零日漏洞(Zero-Day Exploits)的数量在近年来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成为网络安全的首要威胁。这类漏洞在被发现时通常没有可用的补丁,导致攻击者能够在企业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实施攻击。例如,Log4Shell(CVE-2021-44228)是Log4j中的一个远程代码执行漏洞,被广泛用于Java应用程序的日志功能,攻击者通过该漏洞成功接管了许多系统。

供应链攻击是另一重大威胁,其影响范围往往超过单一目标,涉及客户、供应商和第三方合作伙伴。SolarWinds事件中,攻击者通过Solar Winds Orion系统后门入侵了超过30,000家机构,包括政府和企业。这种复杂攻击揭示了现代供应链的脆弱性。

03

法律法规的应对:从国内到国际的监管升级

面对日益严峻的个人信息安全威胁,各国纷纷加强立法和监管力度。在中国,2022年11月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的公告》,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认证制度正式建立。个人信息出境个人信息保护认证流程包括认证申请、技术验证、现场审核、认证决定、获证后监督5个主要环节。认证证书有效期为3年。

在国际层面,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的完善成为重要趋势。例如,国家网信办于2023年9月28日发布的《规范和促进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若干豁免数据出境合规路径的情形。同时,不同地方政府也在尝试出台促进数据流通的规定。例如,北京市商务局发布《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规定“高效开展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制定可自由流动的一般数据清单,促进数据安全有序自由流动。”

04

技术防护:构建多层次安全体系

面对日益复杂的个人信息安全威胁,技术和防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国务院发布的《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网络数据处理者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基础上,加强网络数据安全防护,建立健全网络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加密、备份、访问控制、安全认证等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护网络数据免遭篡改、破坏、泄露或者非法获取、非法利用。

此外,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网络数据处理者应当加强对训练数据和训练数据处理活动的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处置网络数据安全风险。同时,面向社会提供产品、服务的网络数据处理者应当接受社会监督,建立便捷的网络数据安全投诉、举报渠道,公布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及时受理并处理网络数据安全投诉、举报。

05

结语:共筑安全防线,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平衡

数字化转型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但个人信息安全绝不能成为发展的牺牲品。从法律法规的完善到技术防护的升级,从政府监管的加强到企业责任的落实,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在数字化浪潮中守护好每个人的个人信息安全,实现数据驱动发展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双赢局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