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家庭教育: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力?
高效家庭教育: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力?
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学校要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重要职责,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作为育人主渠道,学校在校家社协同育人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然而,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指导的结果,更需要家长主动学习和实践科学的教育方法。
传统辅导方式的局限性
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习惯于通过监督和辅导作业来帮助孩子学习。然而,这种做法往往效果并不理想。江苏连云港市一位妈妈在辅导四年级孩子写作业时,因孩子屡教不会而情绪失控,最终导致心脏主动脉夹层撕裂,经过7个多小时的手术才转危为安。这个极端案例反映出,单纯依靠外在监督和辅导,不仅容易引发亲子冲突,还可能对家长和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即便是名人大咖,在面对孩子教育问题时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天王刘德华曾在采访时透露,女儿上网课期间自己辅导过功课,可很简单的题目反复教,孩子依然不会,这让他非常崩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丁延庆也曾发视频吐槽,自己和妻子都是学霸,女儿却是个妥妥的学渣,每次给她辅导作业,自己总是火气飙升,充满了深深的无奈。
这些案例说明,传统的辅导方式往往忽视了孩子内在学习动力的培养,而仅仅依靠外在的监督和辅导是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
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我国古代也早就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说明从小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小学低年级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
学习空间的创设
学校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在小学低年级尤其关注课堂习惯的培养,对学生上课的站姿、坐姿、发言姿势等都有明确规范的要求。孩子回到家里,也应该有一个固定的学习空间。当孩子来到这个学习空间时,就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学习。犹如医生走进病房,科学家走进实验室,他会即刻知道自己所需完成的任务,这样的行为在心理学上叫地点动力定型。
良好的学习空间的创设不仅能帮助孩子更加专注于学习本身,还能有效减轻学习压力,在高效学习的同时保持身心健康。因此,居家学习空间的创设尤为重要。作为家长,需要给孩子安排的学习空间力求独立、安静、整洁。
学习家具与物品的规划
2013年8月,教育部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公开征求意见中提出了“零起点教学”。“零起点”反对一切形式的超前教育和非常态教学,但并不代表家长什么都不需要准备。学习家具的规划和准备对学习环境氛围的创设具有显著影响。它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和长期使用意愿有重要作用。
健康实用的学习家具:目前,脊柱弯曲异常已成为严重威胁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第三大病因。一个舒适的学习空间必然包含着选择合适高度的书桌和椅子。书桌的高度与孩子的身高匹配。椅子主要有良好的支撑,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坐姿,有效预防久坐疲劳与脊柱问题。同时合理配置书架、抽屉等存储空间,帮助孩子妥善收纳书本和学习资料,避免学习区域杂乱无章。
适宜美观的学习用品:奇形怪状的学习用品会引起孩子的无意注意,分散孩子的学习注意力。因此,色彩柔和、实用性强、质量好的学习文具是最优选择。家长可定期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对学习用品的使用感受和需求变化。如果发现某些学习用具不再适合孩子的年龄或需求,应及时更换。班级中有部分孩子总是忘带铅笔橡皮,其实也是对学习用品准备不充分、习惯未养成的一种体现。学习用品就像一个战士的枪,没有带好相应的学习用品就来学校就像战士赤手空拳上战场一样,不仅影响孩子的心情,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
合理安排家庭学习时间
小学作息与幼儿园完全不同,孩子需要一段时间身心上的适应。2021年,教育部发布文件,要求做好小学生睡眠管理,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家庭学习时间合理的安排,有助于确保学生充分的睡眠时间,提升自己的学习效能。
固定作业时间:与孩子协商设定一个固定的作业时间。如孩子放学后一回到家就应及时完成回家作业,建立时间管理意识。建议孩子完成学校口头作业的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之内,包括预习和复习。
制定作业规则: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不要立即介入帮助,先让孩子尝试自己解决,逐步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老师保持沟通:定期主动与老师沟通,反馈孩子在家的作业表现,了解孩子在校的作业情况,共同寻找帮助孩子提高作业效率的方法。
培养孩子的学习动力
要提高孩子的内在驱动力,首先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和天赋,家长应该耐心观察,与孩子沟通,发现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一旦确定了孩子的兴趣,就可以尝试将这些兴趣与学习相结合,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对孩子的学习动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积极、舒适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孩子更加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空间。这个空间应该远离噪音和干扰源,让孩子能够专心致志地投入学习。同时,学习空间应该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和垃圾的干扰。
家长还应该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这包括书籍、文具、电脑等学习工具,以及适合孩子年龄和兴趣的学习材料。这些资源能够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提高学习效果。
培养自律和责任感
自律和责任感是提高孩子内在驱动力的关键因素。一个自律的孩子能够自觉遵守规则和时间表,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一个具有责任感的孩子能够明白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表来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在制定计划时,家长应该充分听取孩子的意见,确保计划既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家长还应该监督孩子按照计划执行,及时给予他们正面的反馈和鼓励。
家长还可以通过分配家务和学习任务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务和学习任务,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和努力对家庭和自己都有影响。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使用正面激励和奖励
正面激励和奖励是提高孩子内在驱动力的有效手段。当孩子取得进步或完成学习任务时,家长应该及时给予他们正面的反馈和鼓励。这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认可,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除了口头表扬外,家长还可以设立奖励机制来激励孩子。奖励机制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求来制定,确保奖励既具有吸引力,又与学习目标相符。例如,当孩子达到某个学习目标时,可以给予他们一次旅行、一本心仪的书籍或者一次与朋友的聚会等奖励。
在使用正面激励和奖励时,家长应该注意不要过度使用物质奖励,而是应该更多地关注精神层面的激励和肯定。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更加主动地追求学习上的成功。
引导孩子面对挑战和失败
在学习过程中,孩子难免会遇到挑战和失败。这些挑战和失败可能会让孩子感到沮丧和失望,甚至放弃学习。因此,家长需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挑战和失败,培养他们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当孩子遭遇挑战时,家长应该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即使他们可能会遇到困难或失败。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勇气和冒险精神,让他们更加敢于尝试和探索未知领域。
当孩子遭遇失败时,家长应该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他们再次尝试。同时,家长还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知道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学习和成长。
通过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挑战和失败,家长可以培养孩子的韧性和适应能力,让他们更加坚定地走向成功的学习之路。
成为孩子的榜样和支持者
家长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孩子的教育者,更是孩子的榜样和支持者。因此,家长需要用自己的行动来示范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同时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家长应该展示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通过自身的行为示范,让孩子看到你对学习的重视和热情。这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家长还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无论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或挑战,家长都应该站在他们身边,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让孩子知道他们不是孤单的,有人在他们身边陪伴和帮助他们。
家长还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惑。这有助于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更加信任和依赖家长。
通过成为孩子的榜样和支持者,家长可以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让他们更加坚定地走向成功的学习之路。
提高孩子的内在驱动力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理解和支持。通过深入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目标、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培养自律和责任感、使用正面激励和奖励、引导孩子面对挑战和失败以及成为他们的榜样和支持者,我们可以逐步唤醒孩子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更加主动地追求知识、探索未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将逐渐学会独立思考、自我驱动,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