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手链亮相春晚,《春意红包》里的文化新表达
非遗手链亮相春晚,《春意红包》里的文化新表达
2025年央视春晚上,一首欢快喜庆的《春意红包》让观众眼前一亮。毛晓彤、金晨、白鹿、程潇、姚晓棠、宋雨琦六位年轻演员身着红衣,手戴精美手链,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这些手链并非普通饰品,而是由成都银花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雁鸿设计制作的非遗手链,每一件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密码。
六种非遗技艺的匠心之作
白鹿佩戴的锦鲤闹春手链最为抢眼。这串手链采用成都银花丝工艺,以白银为材料,通过搓丝、掐丝、焊接等技艺精心制作。锦鲤象征好运连连,红色玛瑙和珊瑚的镶嵌更添喜庆氛围。
金晨佩戴的掐丝珐琅蝴蝶手链则展现了另一种非遗魅力。掐丝珐琅是一种将金属丝弯曲、掐制成各种图案,再填入珐琅釉料的工艺。蝴蝶寓意着自由与美好,与歌曲中“蝴蝶飞舞”的意境相呼应。
毛晓彤的螺钿云肩手链首次将螺钿工艺融入银花丝,螺钿是一种用贝壳薄片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技法,云肩则象征着天人合一的美好寓意。
程潇佩戴的风筝皮影手链将北方的皮影艺术与南方的银花丝工艺完美结合,皮影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通过光影变化展现故事。
宋雨琦的剪纸腾蛇手链灵感来自《山海经》,以剪纸艺术展现腾蛇形象,寓意着新年新气象。蛇身采用红色琉璃珠辑珠工艺,更显灵动。
姚晓棠的绒花荷花蜻蜓手链则融合了南京绒花工艺,绒花以天然蚕丝和铜丝为原料,制作出栩栩如生的花朵,寓意着荣华富贵。
非遗传承人的创新之路
这些精美的手链背后,是一位年轻非遗传承人的匠心与创新。雁鸿,这位90后非遗传承人,曾用140个易拉罐制作出惊艳众人的“冰雪铠甲”,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完美结合。她不仅在B站拥有百万粉丝,还带着非遗作品登上米兰时装周,让世界看到中国非遗的魅力。
雁鸿表示:“可能在很多人的眼里,不同的非遗有着固定的表现形式,我就是想打破常规,将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相融合,让这些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
文化传承的新时代表达
《春意红包》中非遗手链的亮相,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对非遗传承方式的创新探索。通过春晚这一全国瞩目的舞台,非遗文化得以以更年轻、更时尚的方式呈现,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与喜爱。
正如雁鸿所说:“很荣幸作品能够登上春晚的舞台,也希望更多的人通过春晚,了解非遗、热爱非遗。”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的路径,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通过《春意红包》这个节目,我们看到了非遗文化在当代的创新表达,也见证了年轻一代非遗传承人为传统文化注入的新活力。这些精美的手链,不仅是舞台上的装饰,更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