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电力“除冰机器人”:科技破冰护航供电
湖南电力“除冰机器人”:科技破冰护航供电
2024年12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雨雪冰冻天气席卷湖南,给当地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严峻挑战。面对极端天气,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首次大规模应用“除冰机器人”这一创新科技,成功保障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除冰机器人的技术突破
除冰机器人是专门针对输电线路研发的一种多功能除冰装置。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大载重无人机挂载至输电线路上方,采用切削冲击、碾压等方式,实现对50平方毫米-300平方毫米粗的覆冰导地线除冰。这种机器人具有远程控制、导地线除冰、图像传输等功能,能够在覆冰导地线上平稳实现除冰、上下坡、越障与制动,有效解决了传统人工除冰效率低、风险高的问题。
智能巡检系统的创新应用
除冰机器人只是湖南电力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国网湖南电力在智能巡检系统和配电自动化技术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2024年7月,该公司自主研发了10亿节点配网视觉大模型,通过结合自监督学习和混合专家微调技术,实现了对配电网图像信息的高效处理和理解。该模型能够支撑十多种细分专业、几十个配网场景的使用,在无人机巡检、通道可视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顺利完成30万千米巡检,平均识别效率比主流视觉模型提升了10%。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实践成效
在配电自动化方面,湖南电力同样走在行业前列。以安徽为例,国网安徽电力应用的“玄视”视觉大模型,涵盖日常巡检涉及的18类电杆、铁塔信息以及14类电力设备、26类缺陷隐患识别场景,隐患判断准确率超过94%。2024年,该模型累计协助完成1.02万条线路巡检,覆盖电杆、铁塔213万基,处理巡检图片1503万张,助力640条配电网线路数字化工程验收。得益于此,2024年国网安徽电力客户平均故障时长同比减少32.7%,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明显提升。
科技创新的协同效应
除冰机器人、智能巡检系统和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协同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确保了民众的生活用电稳定。这些创新举措充分展示了湖南电力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也为全国电力系统应对极端天气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科技创新是推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湖南电力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升级,不仅有效应对了雨雪冰冻天气带来的挑战,更为构建更加智能、灵活、安全的现代电网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