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五台山南禅寺:一座因偏而小,得以留存的唐代木结构寺庙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五台山南禅寺:一座因偏而小,得以留存的唐代木结构寺庙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9230783775783806

五台山南禅寺位于五台县西南的李家庄,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佛教寺庙。

南禅寺地处偏僻,规模较小,确切的创建时间已经无从考证,但其在唐建中三年进行过重修。由于其规模小且地处偏远,这座寺庙得以留存并延续至今。

南禅寺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经历多次修缮,但唐式大殿的规制结构和殿内的唐代塑像体貌大多得以保存,每一次的修缮都承载着当时人们对这座古寺的呵护和珍视。

南禅寺的大佛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大佛殿也是南禅寺的正殿,是寺院的核心建筑,其建筑风格独具特色。

屋顶坡度平缓舒展,出檐深远,展现出唐代建筑的大气疏朗。斗拱结构独特,用材硕大,拱头券刹都为五瓣,每瓣都向内约 3 厘米,为我国木构建筑中的孤例。

全殿由台基、屋架、屋顶 3 部分组成,共用 12 根檐柱,殿内没有天花板也没有柱子。全殿结构简练,形体稳健,庄重大方。

大佛殿内有一座佛坛,长8.4米,宽6.3米。高0.7米,有大小不等的彩塑分布在佛坛上,人物形象丰满,姿态自然生动,表情逼真充满神采。

主像释迦牟尼佛居于中心,结跏趺端坐于莲台之上,体态丰满圆润,面容慈祥,眼神柔和而富有深意,仿佛在向众生讲经说法。其背后的背光之上镶满瑞物,更增添了神圣庄严之感。

骑狮的文殊、坐像的普贤菩萨分列两旁,带着侍从和信众赶来恭听,神情专注而虔诚。

大弟子阿难和迦叶分立两旁,阿难面容饱满,神态虔诚;迦叶则历经沧桑,表情凝重。

胁侍菩萨戴璎珞,约宝环,亭亭玉立,容貌健美,耳若有闻,心似有思。护法天王威武健壮,张目观察外界,侧耳倾听圣言。

南禅寺内,须弥座下有三只石狮和一座石塔,皆为唐代遗物。

石塔共分五层,总高五十一厘米,第一层四周刻满佛教故事,四角各有一座小塔。第二层每面正中雕刻佛像一尊,两侧各分上下两层,每层雕刻佛像二尊。三至五层,每层各面均雕刻佛像三尊。

石塔虽小,却工艺精巧,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唐代石雕艺术的魅力。它们与殿内的彩塑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南禅寺丰富的艺术宝库,见证了唐代艺术的辉煌成就。

南禅寺在佛教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它承载着深厚的宗教内涵和信仰力量。

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为研究唐代建筑风格、结构和工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范例。在文化传承方面,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言而总之,五台山南禅寺不仅是五台山地区最早的文殊信仰建筑实物见证,也是中国佛教文化中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