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光教授教你正确使用电子血压计
王继光教授教你正确使用电子血压计
随着高血压成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家庭血压监测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很多家庭在使用电子血压计时,常常遇到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高血压联盟现任主席王继光教授,为我们讲解如何正确使用电子血压计。
选择合适的血压计:上臂式还是腕式?
在选购电子血压计时,很多家庭都会面临一个选择:上臂式还是腕式?根据王继光教授的建议,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是家庭血压监测的首选。这是因为上臂式血压计的测量位置更接近心脏,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测量结果更为准确稳定。
测量前的准备:这些细节不容忽视
休息5-10分钟:测量血压前,需要保持安静状态5-1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刚吃完饭后测量。研究表明,未充分休息时的血压数值误差可能高达8mmHg以上。
正确佩戴袖带:袖带的松紧度要适中,以能插入1-2根手指为宜。袖带下缘应位于肘窝上方2-3厘米处,过松或过紧都会影响测量结果。
保持正确姿势:测量时应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双脚平放地面,不要交叉双腿。上臂平放于桌面,使袖带中心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
选择最佳测量时间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最佳测量时机是早晨起床后一小时内和晚上睡觉前。这两个时间段的血压相对稳定,更能反映一天内的平均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测量前应先排空膀胱,因为充盈的膀胱可能会影响血压读数。
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重复测量:由于血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建议每次测量进行2-3次,每次间隔1-2分钟,然后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相关研究显示,连续测量并计算平均值可以将测量的准确性提高25%。
定期校准:电子血压计需要定期校准,至少每年一次。可以联系购买处或厂家进行专业检测。校准时,可以先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然后隔3-5分钟再用水银血压计测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异。如果差异在5mmHg以内,可以认为电子血压计的测量结果是准确的。
记录测量结果:建议将每次测量的血压值详细记录下来,包括测量日期、时间以及当时的状况(如是否服药)。这些数据对于医生诊断和调整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特殊情况下的注意事项
服药影响:药物会对血压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建议在服药前测量血压,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左右臂差异:一般情况下,右臂血压略高于左臂。建议初次测量时同时测量双臂,以后固定测量较高的一侧。如果两侧血压差值超过20mmHg,应及时就医,检查血管状况。
环境因素:测量时应选择安静的环境,避免外界干扰。同时要注意室温适宜,过冷或过热都可能影响血压读数。
通过掌握以上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与使用方法关系密切。适当选择设备、优化测量时机和技巧,未来的测量将更加精准,推动健康管理变得轻松且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