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ihchina.cn/huaer.html

花儿是流传于中国西北部甘、青、宁三省区的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蒙等民族中共创共享的民歌,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它用汉语演唱,音乐上受羌、藏、汉、土以及穆斯林各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由于音乐特点、歌词格律和流传地区的不同,花儿被分为“河湟花儿”“洮岷花儿”和“六盘山花儿”三个大类。人们除了平常在田间劳动、山野放牧和旅途中即兴漫唱之外,每年还要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自发举行规模盛大的民歌竞唱活动“花儿会”,具有多民族文化交流与情感交融的特殊价值。

2006年,花儿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该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年来,花儿项目的相关社区、群体和有关单位认真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对花儿的保护与传承,取得显著成果:

一、出台一系列有关非遗保护的规章制度,研究制定非遗名录项目分类保护规划,提供专项保护经费,从制度上予以保护;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查调研工作,通过搜集整理花儿曲令、情歌,收集花儿唱词、打印乐谱,以及邀请传承人及民间艺人录制音频资料,出版专辑、专著等形式保存了大量珍贵资料;
三、通过举办花儿大赛,组织花儿歌手参加全国乃至世界的展演活动,扩大对花儿的宣传和文化影响;
四、通过举办花儿培训班,提升花儿歌手素质,培育花儿新人,动员传承人,做好“非遗进校园”工作,扩大了传承人队伍。

基本信息

类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表演艺术;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列入时间:2009年

申报方式:单独申报

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

社区:甘肃省东南部,青海省东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主要流传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康乐县、临夏县、积石山县、永靖县;定西市的岷县、临洮县、漳县;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临潭县;天水市张家川县;兰州市七里河区。青海省乐都县、互助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等地。是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蒙等民族共创共享的民歌。

群体: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甘肃省花儿研究会。

个人:代表性传承人朱仲禄、王绍明、马金山、马俊、汪莲莲、董明巧、文香莲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清单

序号
编号
名称
类别
公布时间
申报地区或单位
项目保护单位
1
Ⅱ-20
花儿(莲花山花儿会)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甘肃省康乐县
康乐县文化馆
2
Ⅱ-20
花儿(松鸣岩花儿会)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甘肃省和政县
和政县文化馆
3
Ⅱ-20
花儿(二郎山花儿会)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甘肃省岷县
岷县文化馆
4
Ⅱ-20
花儿(老爷山花儿会)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文化馆
5
Ⅱ-20
花儿(丹麻土族花儿会)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互助土族自治县文化馆
6
Ⅱ-20
花儿(瞿昙寺花儿会)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青海省乐都县
海东市乐都区文化馆
7
Ⅱ-20
花儿(七里寺花儿会)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文化馆
8
Ⅱ-20
花儿(宁夏回族山花儿)
传统音乐
2006第一批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馆(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展览馆)
9
Ⅱ-20
花儿(新疆花儿)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文化馆
10
Ⅱ-20
花儿(新疆花儿)
传统音乐
2008第二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焉耆回族自治县文化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