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春雨:从冰场新星到冬奥冠军的蜕变之路
曲春雨:从冰场新星到冬奥冠军的蜕变之路
2022年2月5日,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赛决赛现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赛道上。随着发令枪响,四名中国选手如离弦之箭冲了出去。在关键时刻,曲春雨凭借一次漂亮的超越,帮助中国队锁定胜局,最终夺得这枚宝贵的金牌。
这枚金牌的背后,藏着一个关于坚持与突破的动人故事。
时间回到2021年11月,距离冬奥会开幕仅有两个多月。在荷兰多德雷赫特举行的短道速滑世界杯第四站比赛中,曲春雨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她主动找到主教练金善台,提出要通过减重来提升速度。
这个决定源于她对自身状态的清醒认识。在之前的三站世界杯比赛中,曲春雨在混合团体接力赛中的表现并不理想,多次在决赛中被队友替换。面对即将到来的冬奥会,她深知必须做出改变。
“我能看到自己前三站比赛不理想,达不到预期。跟金老师聊了之后,我觉得还是值得再拼一下,然后才有可能在奥运赛场上改变自己。”曲春雨回忆道。
减重的过程异常艰难。她不仅要严格控制饮食,甚至完全断掉晚饭,还要完成大量的有氧运动。为了更好地专注训练,她选择独自一人前往荷兰的另一座城市,与替补队员和助理教练会合。
“在减重的第一周,我完全断掉了晚饭,还要做大量有氧运动。到了第二周,我独自一人出早操,然后跟大家一起完成一天的训练。”曲春雨回忆道。
然而,减重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挑战,还有心理上的压力。在速度训练中,曲春雨一度难以跟上队友,甚至出现了崩溃的情绪。“速度训练的时候,我很难跟上,自己领滑的时候成绩也很不理想,整个心理状态有点崩溃。”
面对困难,曲春雨没有退缩。她找到了一种独特的解压方式——剪短头发。这个举动不仅让她感到轻松,也象征着她摆脱旧我、重新出发的决心。
“那段时间压力很大,有来自自己的,也有来自家人和队里的。我妈就跟我聊聊家常。我爸就是,‘哎,最近练得怎么样啊?’就这一句话,我其实就感觉很沉重了。”曲春雨坦言。
在距离冬奥会仅剩一个月的关键时刻,曲春雨遭遇了新的挑战。在一次训练中,她不慎摔倒,这让她感到无比沮丧。“自己非常气愤,为什么就变成这样了?其实这是一个很正常的过程,只不过对我来说时间越来越少了。我怎么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跟上大部队?还要突破自己,才能站在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
然而,曲春雨没有被困难击倒。她调整心态,按照教练的指导重新制定训练计划。终于,在冬奥会前夕,她找回了最佳状态。
2022年2月5日,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赛如期举行。曲春雨与范可新、任子威、武大靖组成的中国队在四分之一决赛中顺利晋级。在半决赛和决赛中,主教练金善台两次调整阵容,但曲春雨始终稳坐主力位置。
决赛中,中国队在第二次出发时仅排在第三位。关键时刻,曲春雨从范可新手中接棒后,成功超越加拿大名将金·布廷,将中国队提升至第二位。这一超越不仅展现了她的绝对速度,更体现了她关键时刻的冷静与果敢。
“我最快的成绩应该在(单圈)8秒4。决赛过布廷的时候,我用了自己的绝对速度。其实我当时心里在想,她们为什么不滑快些?下来之后回看,才知道她们原来滑得这么快。”曲春雨赛后回忆道。
这枚金牌不仅是对她个人努力的回报,更是对她突破自我、挑战极限的最好证明。站在领奖台上,曲春雨的泪水夺眶而出。这一刻,所有的艰辛与付出都化作了最美好的回报。
从一个普通女孩到奥运冠军,曲春雨用汗水和坚持书写了自己的冰上传奇。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冠军,不仅要有过人的天赋,更要有直面困难的勇气和突破自我的决心。在未来的道路上,曲春雨将继续用她的坚韧精神,激励着更多人勇敢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