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懒惰真的存在吗?心理学家的惊人发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懒惰真的存在吗?心理学家的惊人发现

引用
网易
12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7P689LE0524T31R.html
2.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915970/
3.
https://post.smzdm.com/p/al8p4ple/
4.
https://36kr.com/p/3026403813008898
5.
https://www.mypsychology.my/%E5%91%8A%E5%88%AB%E4%B8%89%E5%88%86%E9%92%9F%E7%83%AD%E5%BA%A6%EF%BC%81%E8%BF%99%E6%89%8D%E6%98%AF%E7%9C%9F%E6%AD%A3%E6%9C%89%E6%95%88%E7%9A%84%E4%B9%A0%E6%83%AF%E5%85%BB%E6%88%90%E6%B3%95/
6.
https://www.shopify.com/zh/blog/how-to-stop-procrastinating
7.
https://heichat.net/zh-CN/blogs/rx6LQ4p9TPU/%E5%A6%82%E4%BD%95%E5%BC%BA%E8%BF%AB%E8%87%AA%E5%B7%B1%E9%87%87%E5%8F%96%E8%A1%8C%E5%8A%A8%EF%BC%9F%E6%8F%AD%E7%A7%98%E6%8B%96%E5%BB%B6%E8%83%8C%E5%90%8E%E7%9A%84%E7%9C%9F%E7%9B%B8%EF%BC%88%E6%94%B9%E5%8F%98%E7%94%9F%E6%B4%BB%EF%BC%89/
8.
https://drrosakwok.com/%E5%B0%8F%E6%9C%8B%E5%8F%8B%E5%81%9A%E4%BA%8B%E6%8B%96%E6%8B%96%E6%8B%89%E6%8B%89%EF%BC%8C%E6%85%A2%E5%90%9E%E5%90%9E%EF%BC%9F%E5%85%92%E7%AB%A5%E5%BF%83%E7%90%86%E5%AD%B8%E5%8D%9A%E5%A3%AB%E6%9C%89/
9.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26281
10.
https://ways-island.com/%E6%95%99%E4%BD%A03%E6%8A%80%E5%B7%A7%E7%B9%9E%E9%81%8E%E6%87%B6%E6%83%B0%E8%85%A6%EF%BC%8C%E9%A6%AC%E4%B8%8A%E5%85%85%E6%BB%BF%E5%8B%95%E5%8A%9B%EF%BC%81/
11.
https://evolvingvillage.com/the-now-habit/
12.
https://fashion.ettoday.net/news/2885882

“这个人真懒!”——我们常常这样评价身边的人,甚至有时也会这样评价自己。但你有没有想过,所谓的“懒惰”,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美国心理学教授Devon Price通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懒惰并不存在。他认为,当我们看到一个人拖延、错过截止日期或未能完成任务时,这背后往往隐藏着我们看不见的障碍,而不是简单的懒惰。

拖延不是懒惰,而是焦虑的结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通常认为的“懒惰”行为,实际上与懒惰无关。以拖延为例,几十年的研究表明,拖延是一种功能问题,而不是懒惰的结果。当一个人未能开始他们关心的项目时,这通常是由于:

  • 对自己的尝试不够“足够好”感到焦虑
  • 对任务的第一步是什么感到困惑

这不是懒惰,也不是道德失败。事实上,当任务有意义并且个人非常在乎把它做好时,拖延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心理障碍:懒惰背后的真相

Devon Price教授通过一个无家可归者的例子,揭示了看似懒惰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当一个人做出看似不合理的选择时(比如无家可归者买酒或烟),这往往是因为:

  • 长期的不适和过度刺激
  • 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
  • 身心健康问题
  • 社会环境的限制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一个人即使在外界看来“懒惰”的行为,实际上也是他们应对困境的一种方式。

如何克服“懒惰”?

既然懒惰并不存在,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那些看似懒惰的行为呢?行为心理学提供了一些实用的解决方案:

1. 前因控制:改变环境,让好习惯更容易发生

通过调整环境,可以增加理想行为的发生概率。例如:

  • 把健身装备放在门口,提醒自己运动
  • 把健康零食摆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 避免接触诱人的消费场景
  • 把社交媒体应用隐藏在手机深处

2. 打破“自动驾驶”模式

习惯常常会变成自动化反应,但通过有意识的努力和反复练习,我们可以逐渐打破这种自动模式。哈佛大学心理学家Daniel Wegner的研究指出,刻意抑制某个行为,反而可能让它更难控制。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调整环境或替换行为,逐步改变习惯。

3. 降低要求,克服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往往是拖延的根源。通过降低自己的要求,将大事变成小事,可以有效克服完美主义带来的阻碍。正如课堂分组教学实验所显示的,专注于数量反而能带来更好的质量。

4. 转变焦虑为期待

焦虑是拖延的根本原因,而焦虑和兴奋实际上处在情感的同一个频谱上。通过转变焦虑为兴奋,关注可能带来的正面影响,可以激发内在动力。

结语

当我们重新审视所谓的“懒惰”时,会发现它背后往往藏着更深层的原因。通过理解这些原因,并运用心理学提供的方法,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应对看似懒惰的行为,帮助自己和他人突破障碍,实现目标。

记住,没有人是天生的懒虫。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所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当我们用理解和同情代替批判时,也许会发现,所谓的“懒惰”,其实只是需要更多支持和理解的信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