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基金2024:业绩分化下的技术革新之路
量化基金2024:业绩分化下的技术革新之路
2024年,中国A股市场经历了一轮跌宕起伏的行情。沪深300指数在经历了9个月的调整后,最终实现14.7%的年度涨幅,中证500指数也表现不俗。然而,在这轮市场波动中,量化基金的表现却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
量化基金业绩分化明显
数据显示,2024年公募主动量化基金平均回报为4.95%,但基金间业绩分化显著,收益率首尾相差高达60个百分点。其中,博时ESG量化选股A以38.65%的年度收益率位居榜首,而大成动态量化A则以29.8%的跌幅垫底。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量化基金在市场波动中遭受重创。国金基金旗下的国金量化多因子A和国金量化精选A两只产品,2024年分别亏损13.11亿元和12.96亿元,合计亏损超26亿元。这两只基金的规模也大幅缩水,分别从年初的101.96亿元和85.87亿元降至32.58亿元和22.49亿元,降幅均超过六成。
技术革新驱动未来发展
面对业绩分化,量化基金行业正在谋求转型升级。未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将在量化投资中发挥更大作用。荷宝资产管理公司预测,随着人工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AGI)演进,其将实现投资策略制定自动化,提高预测准确性,并可能接管生成经济假设的重任。
多模态数据的利用将成为量化投资者获取竞争优势的新途径。社交媒体情绪、卫星图像、工作列表、匿名信用卡交易和物联网数据等非传统数据源,将为量化策略提供独特的市场洞察。云计算和量子计算的兴起,也将为量化投资带来革命性变化,使投资者能够处理更大量级的数据,解决目前计算能力无法触及的复杂问题。
个性化服务成新趋势
未来,量化投资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服务。借助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力量,资产管理公司将能够根据投资者的具体情况、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量身定制投资策略。同时,高级算法的应用将使投资组合能够实时响应市场变化,实现动态再平衡。
投资者需谨慎选择
面对量化基金业绩的显著分化,投资者在选择产品时需更加谨慎。建议关注以下几点:
- 基金管理团队的投研实力,特别是其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技术储备
- 基金的历史业绩表现,但需注意过去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 基金的投资策略是否与个人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
- 基金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合规水平
总体来看,量化基金行业正站在技术革新的风口浪尖。虽然部分产品在2024年遭遇挫折,但长远来看,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融合,量化投资有望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投资者应保持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同时关注行业发展趋势,把握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