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绿海龟:守护海洋生态的小英雄
南海绿海龟:守护海洋生态的小英雄
在南海的碧绿海水中,一只雌性绿海龟正缓缓游向岸边。它选择了一片坡度平缓、沙质细腻的海滩,这里是它出生的地方——三沙市北岛。每年5-10月,成百上千只绿海龟会从遥远的海域返回这里产卵,延续着数千万年的生命轮回。
两代人的守护
“今年第一只到北岛上岸的海龟昨晚产卵了!”2023年6月13日清晨,当黄程在沙滩上发现海龟爬行的痕迹时,他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分享给了父亲黄宏波。这一刻,仿佛是命运的轮回——当年那只小海龟,可能正是被黄宏波目送入海的。
1997年,15岁的黄程跟随父亲来到北岛,从此开始了两代人守护海龟的传奇故事。2015年,北岛海龟保护站成立,黄宏波担任站长。在没有淡水、没有电的艰苦条件下,他带领渔民们坚持了下来。如今,接力棒传到了黄程手中,他已成为三沙市北岛社区居委会主任,继续守护着这片生命的摇篮。
南海的“绿色使者”
绿海龟,这种被誉为“海洋生态卫士”的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爬行动物之一。它们广泛分布于南、北纬30度或40度之间的海域,而我国南海则是它们最重要的栖息地之一。
成年绿海龟体长可达0.9-1.2米,体重超过100公斤,背甲呈卵圆形,棕红色。它们以海藻和海草为主食,偶尔也会捕食水母、鱼类和贝类。每年6-9月,雌海龟会选择在夜间爬上沙滩,挖掘巢穴产卵。每窝约有120枚卵,经过44-77天的孵化,小海龟就会破壳而出,开始它们的海洋之旅。
生存的挑战
然而,这位海洋的“绿色使者”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据统计,全球海龟种群数量在过去几十年间锐减了70%以上。在南海,虽然绿海龟是主要的海龟种类,但其数量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非法捕捞是威胁海龟生存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分子仍然在禁渔期进行非法捕捞,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平衡。此外,海洋垃圾,尤其是塑料制品,也对海龟构成了巨大威胁。海龟常常误食漂浮在海面上的塑料袋,导致消化系统堵塞,甚至死亡。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海平面上升和海水温度升高会影响海龟的繁殖习性,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则可能破坏它们的栖息地。
希望的曙光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和民间力量正在积极行动。2021年,我国将绿海龟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加大了对其保护力度。三沙市更是走在了前列,建立了完善的海龟保护体系。
在北岛,海龟保护中心24小时监测海龟产卵情况。科研人员和巡护员不仅需要协助巡逻岛礁、清理海洋垃圾,还要喂养获救的海龟。据统计,2017-2023年间,西沙群岛共发现绿海龟蛋巢1734窝,其中仅北岛就发现了数百窝。
渔民们也从“猎人”变成了“守护者”。他们利用自己对海洋的了解,成为海龟保护的“土专家”。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他们学会了科学救助受伤的海龟,并积极参与到海洋环境保护中来。
共同的责任
海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对于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海洋食物链中的关键物种,海龟的减少会直接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保护海龟,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不仅需要政府和专业机构的努力,更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从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到参与海洋环境保护活动,每个人都能为保护海龟贡献一份力量。
正如黄宏波所说:“海龟是海洋的精灵,它们值得我们去守护。”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为这些海洋的“绿色使者”创造一个安全的家园,让它们在蔚蓝的海水中自由遨游,延续这颗星球上最古老的生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