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式现代化下的普通话与方言之争:从对立到共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式现代化下的普通话与方言之争:从对立到共生

引用
光明网
12
来源
1.
https://theory.gmw.cn/2024-10/31/content_37649907.htm
2.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html/2024-07/31/content_26082898.htm
3.
https://www.sohu.com/a/849866599_121956422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929381
5.
https://theory.gmw.cn/2024-06/11/content_37373413.htm
6.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5/content_6949309.htm
7.
http://book.newdu.com/m/view.php?aid=152076
8.
https://www.cac.gov.cn/2024-08/30/c_1726702676681749.htm
9.
https://www.hhs.gov/zh-hans/civil-rights/for-individuals/special-topics/limited-english-proficiency/language-access-plan-2023/index.html
10.
https://www.wsp-publishing.com/zh/article/doi/10.12184/wspcyycx2WSP2516-415502.20240803/
11.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1795
12.
https://www.geog.com.cn/CN/10.11821/dlxb202404004
01

普通话普及率80.72% vs 方言使用率断崖式下跌

截至2020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达到80.72%,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比例超过95%。这一数据背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持续不断的语言文字推广工作。然而,在普通话快速普及的同时,方言的使用情况却令人担忧。以吴语区为例,6-20岁能够熟练使用方言的人群比例居全国最低,其中苏州仅2.2%,上海22.4%,浙江三地杭州9.2%、温州7.3%、宁波4.6%。这种鲜明的对比,折射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语言发展的复杂性。

02

普通话:统一与发展的双重使命

普通话的普及,无疑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注入了强大动力。作为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出版和公共服务行业的基本用语,普通话不仅促进了不同地区的经济交流,更为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特别是在脱贫攻坚战中,普通话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实施“推普脱贫攻坚”战略,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掌握了走出大山的基础技能,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然而,普通话普及也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目前,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普及率存在显著差异,很多农村地区普及率仅在50%-60%左右,部分民族地区更低。这表明,普通话推广仍需持续发力,特别是在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需要通过教育改革、师资培训、数字化教学等手段,进一步提升普及率。

03

方言:文化传承的活化石

方言不仅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传统。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方言的传承正面临严峻挑战。以闽东宁德话为例,2018级初中生中较为精通的学生仅占8%,2019级更是降至4.9%;青岛话的使用率同样堪忧,35岁以下使用者占比不到11%,其中12岁以下儿童使用率仅为0.7%。

造成方言传承断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城市化进程加速了人口流动,使得方言的使用环境发生改变;教育体系中普通话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挤压了方言空间;新媒体和网络文化的普及也削弱了方言的影响力。面对这一挑战,需要从立法保护、教育传承、非遗融合等多个维度采取措施,为方言保护提供全方位支持。

04

普通话与方言:从对立到共生

在普通话推广的影响下,方言的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研究显示,许多方言中出现了音类重新分化的现象。例如,上海话中原本合并的韵母重新分化,平顶山城区方言中清入字的声调发生转移,南京话中新增了多个鼻音韵母。这些变化表明,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并非简单的替代,而是在接触中相互影响、相互塑造。

在城市化进程中,多语言环境的建设为普通话与方言的共生提供了新的可能。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通过设置多语言标识、开发智能语音导览系统等方式,打造包容性的语言环境。这种做法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国际化水平,也为方言保护开辟了新路径。

05

走向平衡:普通话推广与方言保护的双赢之路

面对普通话普及与方言保护的双重任务,需要在国家语言政策中寻求平衡点。一方面,继续推进普通话的普及工作,特别是在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通过教育改革和数字化手段提升普及率;另一方面,加强对方言的保护力度,通过立法保障、教育传承和非遗保护等措施,维护语言多样性。

在实践中,可以探索建立“双语双文化”教育模式,让孩子们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也能接触和使用方言,实现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语音识别、人工智能等,为方言保护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这些努力,既可以巩固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地位,又能保护好方言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实现语言发展的双赢局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