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布新指南:儿童肥胖率居高不下,科学饮食和运动是关键
国家卫健委发布新指南:儿童肥胖率居高不下,科学饮食和运动是关键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这一权威指南的出台,再次引发了社会对儿童肥胖问题的关注。据统计,我国6岁以下儿童肥胖率为3.6%,6-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为7.9%,儿童肥胖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儿童肥胖不仅影响生长发育,还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隐患。研究显示,肥胖儿童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显著增加。此外,肥胖还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导致自信心缺乏、社交困难等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儿童期肥胖往往会延续到成年期,增加成年后患各种慢性病的风险。
面对这一挑战,科学合理的饮食调整是关键。指南建议,儿童青少年的日常膳食要做到食物多样,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具体来说,应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杂豆的比重,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鱼、禽、蛋、瘦肉、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同时,要控制精白米面的摄入,减少高油、高盐和高糖及能量密度较高的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甜点、含糖饮料、糖果等。
值得注意的是,减重过程中的能量摄入控制至关重要。肥胖儿童青少年应控制膳食总能量摄入,做到吃饭八分饱。建议膳食能量应在正常体重儿童青少年需要量的基础上减少20%左右。同时,膳食结构应有利于减轻饥饿感、增加饱腹感,适当增加微量营养素密度较高的食物。
除了饮食调整,增加身体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指南建议,儿童青少年每天应进行至少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包括有氧运动、肌肉力量练习和骨骼负重练习等。同时,要减少静态行为,如看电视、玩手机等,每天不超过2小时。
儿童肥胖的防控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为孩子提供均衡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学校要提供健康的餐饮选择,增加体育活动时间;社会则应营造支持健康生活方式的环境,如提供安全的运动场所,限制高糖高脂食品的广告等。
儿童肥胖问题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