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防眩晕:耳石症的实用小妙招
秋冬防眩晕:耳石症的实用小妙招
秋冬季节,气温变化大,很多人会出现头晕眼花的症状,这很可能是耳石症在作祟。耳石症,也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耳石症的发病机制、秋冬季节易发原因以及实用的预防和缓解方法。
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症的发病机制其实很简单。我们人体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个部分,其中在内耳中有一个前庭系统,它负责维持人体的平衡。当我们转动头部或改变体位时,这个系统会提示大脑我们现在的位置和方向。因为在我们人体每侧一耳中各有三个半规管(分别控制水平、前、后三个方向维度)和两个耳石器(椭圆囊和球囊)。耳石器中有一些小“石头”——耳石(实际上是微小的钙质颗粒),它们本应该安安静静地待在一个特定位置(耳石器)上,担负着一定的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有时候它们一不小心就“走丢”了,特别当你突然转头、躺下或从床上起身时,耳石可能会滑到半规管中,刺激到敏感的前庭系统,导致平衡感失调,从而引发让人晕头转向的眩晕感。
秋冬季节为何易发?
秋冬季节气温变化大,容易导致内耳供血不足,从而引发耳石症。此外,秋冬季节人们往往穿着厚重,活动不便,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也会增加耳石症的风险。因此,秋冬季节是耳石症的高发期。
如何预防和缓解?
保持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避免噪音,保持室内湿度适宜,避免过度干燥。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熬夜、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玩手机,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的营养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避免头部外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避免头部受到撞击。
积极治疗耳部原发病:如中耳炎、乳突炎等,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避免快速的头部动作:尤其是在起床或转头时,动作要缓慢。
保持身体稳定:如果感到有眩晕的倾向,可以尝试保持身体稳定,避免突然的姿势变化。
定期检查:如果曾经患有耳石症,应定期前往医院检查,按时服药,不要因为病情暂时稳定便对其放松警惕。
手法复位:如果确诊为耳石症,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手法复位治疗。通过一系列的头部和身体体位变化的运动,帮助跑偏的耳石回到原位,缓解眩晕。
前庭康复操:通过前庭康复操的康复训练方案,提高患者的前庭位觉、视觉和本体感觉的协调控制能力,调动中枢神经系统的代偿功能,进而减轻甚至消除患者头晕、眩晕症状。
耳石症虽然让人感觉天旋地转、晕乎乎的,但它不是不可战胜的可怕怪兽。在了解了它的秘密后,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应对这种让人觉得像是在过山车上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