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约车司机:工作时间拉长,收入却下降了?
新疆网约车司机:工作时间拉长,收入却下降了?
“师傅,去机场多少钱?”
“滴滴打车的话,大概100块左右。”
这是新疆乌鲁木齐市街头常见的对话场景。随着网约车的普及,它已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选择。然而,对于网约车司机来说,这份看似灵活自由的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市场现状:供需失衡下的激烈竞争
最新数据显示,乌鲁木齐市目前有8953辆网约车,日均接单量达到20万单。全市共有15家平台获得经营许可,70家线下车辆管理公司参与运营。这个数字背后,是越来越多的司机涌入网约车行业,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现在跑网约车的司机越来越多,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有着多年驾驶经验的雍师傅感慨道。他每天平均要跑十五六单,虽然有经验,但仍然感到压力不小。“有时候为了多接几单,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
收入下滑:从“香饽饽”到“鸡肋”
曾经,网约车司机被视为高收入职业,吸引了不少人转行。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根据多位司机反映,目前乌鲁木齐的全职网约车司机日均流水在300-500元之间,扣除成本后实际收入并不理想。
“我原本以为每天出车10个小时就能赚到足够的钱,但现在可能要开车14个小时以上才能勉强达到之前的收入水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司机表示。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清华大学社科院发布的数据显示,32.98%的一线城市活跃网约车司机入行不到一年,而八成专职司机没有休息日。这意味着,随着新司机的不断涌入,原有的司机群体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以维持收入。
原因剖析:多重因素挤压司机收入
市场竞争加剧:如前所述,越来越多的司机加入网约车行业,导致供大于求。特别是在旅游高峰期,虽然订单量增加,但司机数量的增速更快,进一步稀释了单个司机的收入。
订单量减少:受经济环境影响,乘客出行需求有所下降。一些司机反映,现在需要工作更长时间才能完成与过去相同的订单量。
平台抽成高:虽然平台为司机提供了接单渠道,但较高的抽成比例也侵蚀了司机的收入。有司机算了一笔账:如果月流水达到15000元,扣除平台抽成、车辆租金和运营成本后,实际到手收入可能只有8500元左右。
空驶率上升:由于订单分布不均,司机在等待和寻找乘客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空驶时间。有经验的司机表示,现在10个小时的接单过程中可能有3个小时是空驶时间,而在几年前这个数字仅为1小时。
司机心声:在坚持与转型中挣扎
面对收入下滑的困境,司机们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一些像雍师傅这样的老司机选择坚持,依靠经验和技巧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而另一些司机则开始考虑转型。
“收入跟原来相比下滑之后,会有换工作的念头。”陈琳师傅说。她已经做了三年网约车司机,但最近一年明显感受到收入压力。“除了周末节假日和早晚高峰,平峰的时候没什么单子,只能做其他事弥补收入。”
寻求突破:平台与司机的双向努力
面对行业困境,平台和司机都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平台方面:各大平台纷纷推出各种补贴和奖励政策,如滴滴在春节期间发放超4亿元司机补贴,鼓励司机出车服务。同时,平台也在优化派单算法,试图提高司机的接单效率。
司机方面:许多司机开始注重提升服务质量,通过获得好评和高评分来获取更多优质订单。同时,一些司机还发展副业,如陈琳就利用空余时间考取了会计资格证,开展财会类副业。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网约车行业仍然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司机来说,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维持生计的重要途径。在行业调整期,如何平衡供需关系,提高司机收入,是平台、政府和整个社会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正如一位司机所说:“我们希望的不是暴富,而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稳定的收入。”这或许道出了大多数网约车司机的心声。在行业变革的浪潮中,只有找到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才能让这个新兴行业真正成为城市交通的有力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