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新气象:老人学生深夜乘坐高铁来上海,外籍旅客是去年三倍多
春运新气象:老人学生深夜乘坐高铁来上海,外籍旅客是去年三倍多
AI划重点:
- 今年春运期间,上海夜间高铁数量创历史新高,吸引了更多老人和学生乘坐返沪列车。
- 反向春运车票不紧张,甚至还有折扣,说明白天车票上座率提高,旅客出行成本降低。
- 由于交通便利,深夜抵达上海的旅客基本上都各自出发,很少有人等待天亮乘坐地铁离开。
- 今年春运铁路上海站已发送外籍旅客44639人,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显示高铁对中国入境游客的吸引力。
- 专家认为,高铁不仅带动了反向春运热潮,也让更多外国人方便地游览中国。
今年春运,上海夜间高铁数量创下新高,上海虹桥站客运值班员王恒顺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抵达目的地后夜间返回上海的高铁列车,以往旅客寥寥,今年却有许多老人,还有一些学生。他们选择搭乘这些返沪列车,于凌晨抵达上海。这成为春运数十年来一个新趋势。
按照国内客流流动规律,春运期间大客流主要是从一二线城市往三四线城市走,反向春运的票往往不紧张,甚至还有折扣。那么多旅客乘坐夜间的临时列车,说明白天的车票上座率提高了,因此乘坐夜晚高铁反向春运的旅客数量比往年更多。
有学者认为,反向春运人数增加,反映了出行便利化程度增加、成本降低。过去是一个年轻人回到老家,现在是两位老人前往子女在大城市的新家。如果交通不方便,出行成本较高,反向春运难有吸引力。
深夜的高铁站,无论是正向还是反向春运,都是家人团聚,旅客的喜悦从表情上就可看出。
如今,春运期间的高铁供给越来越多,甚至带动了机票价格下降,旅客出行的确更方便、成本也更低了。
上海客运段乘务员龙春雨便告诉记者,老家贵州凯里市通了高铁,今年她的父母特地乘坐高铁到她租房生活的城市江苏宜兴与她一起过年。
来自携程平台的数据显示,反向至上海酒店预订量从1月18日起开始持续增长,以1月20日为例,三四五线常住居民预订上海酒店的预订量较1月19日增长了8%。
选择春节来沪的理由各异,但来沪旅游是重要原因。记者在网络上看到,有人发帖说临近春节,常年热门的迪士尼的游客会少一些。如果6点起来排队,第一批进园能把主要的项目都玩一遍。
统计显示,春节期间,抵达上海反向春运的TOP5省份为广东、江苏、河南、北京和安徽。旅客主要聚集的商圈为迪士尼度假区、浦东机场核心区、人民广场地区、陆家嘴、虹桥机场/国家会展中心、静安寺/南京西路、外滩核心区、淮海路/新天地地区、北外滩地区、新国际博览中心/世博园。
王恒顺介绍,上海交通方便,虽然凌晨没有地铁,但是夜宵车、打车等方式都能让旅客快速抵达目的地,有些老人还会等子女开车来接,所以深夜抵达上海虹桥站后,基本上旅客都各自出发了,很少有人等天亮乘坐地铁离开。
事实上,高铁不仅带动了反向春运的热潮,也让更多以上海为中国入境第一站的外国人,更加方便地游览中国。据铁路上海站(下辖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站、上海松江站、上海西站、南翔北站、安亭北站、安亭西站、金山北站、练塘站)统计,截至1月24日,今年春运铁路上海站已发送外籍旅客44639人,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
今年更多外籍游客加入“春运大军”,图为虹桥站工作人员解答外籍旅客的疑问。
最近就有旅客乘坐上海到苏州的高铁后发现,车厢里全是韩国小伙,周围韩语环绕,感觉穿越进韩剧现场。
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合作中心特聘研究员姜昊求认为,年轻人和偏好于绿水青山的老年人相比,更加关注历史、文化、时尚、美食、社交等人文因素,他们不仅喜欢上海,也喜欢杭州、苏州等上海周边的城市。
高铁是中国的一大特色,本身也具有吸引力,乘坐高铁可以让外国游客在短短几天内打卡中国多个城市。在社交媒体上,还有许多外国游客惊叹于中国高铁的速度,以及高铁站的气派,感慨在他们所在的国家没有这样的基础设施。
密织的高铁网络正带给春运越来越多的新气象,也将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