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普为何无缘东吴四大都督?
程普为何无缘东吴四大都督?
程普是东吴三朝元老,地位仅在周瑜之下,曾随孙坚讨伐黄巾军、攻打董卓等,为东吴政权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在东吴四大都督中却不见其名,这究竟是为什么?本文将探讨程普未能成为东吴四大都督的原因,揭示其中的深层次原因。
程普的生平与战绩
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今河北丰润)。程普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被人们尊称为“程公”,是江东十二虎臣之首。程普早年在州郡担任官吏,善于应答论对,颇有计谋策略。东汉末年,程普曾跟随孙坚讨伐黄巾起义军,讨伐董卓,斩华雄、破吕布,也即很早就成名了。
孙坚阵亡后,程普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兵败被围,程普豪勇持重救其出重围。在孙策死后,程普、周瑜、张昭等人共同辅佐孙权,并讨伐江东境内的山贼,功勋卓著。公元208年,在赤壁之战中,程普与周瑜分任左右都督打败曹操,之后大破曹仁于南郡。孙权分荆州与刘备后,程普复领江夏太守,迁荡寇将军,不久逝世。对于程普来说,辅佐江东三位主公,在东吴创建初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东吴四大都督的背景
东吴四大都督的任命是在公元228年的石亭之战中,由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朱桓、全琮为左右督。石亭之战是指公元228年,曹魏与东吴为争夺江淮地区而在石亭(今安徽桐城)爆发的大规模战争。这场战争规模之大、将领级别之高仅次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及夷陵之战等三国三大战役。曹、吴双方实际作战规模近二十万,曹魏集团的主角是曹魏宗亲、曹丕托孤大臣、大司马曹休,东吴则由大都督陆逊挂帅,朱桓、全琮为左、右督辅佐。
程普无缘四大都督的原因
程普无缘东吴四大都督的主要原因有二:
时间因素:程普在215年去世,而四大都督的任命是在228年,程普去世过早,无法参与后续的军事行动。
职位因素:程普的最高官职是荡寇将军,虽然地位尊崇,但并未达到都督级别,因此不具备成为四大都督的条件。
程普的历史评价
程普虽然未能成为四大都督,但其在东吴政权中的地位和贡献不容忽视。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道:“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程普作为东吴三朝元老,其忠诚和勇武为东吴政权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程普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辅佐孙坚、孙策和孙权三代,参与多次重大战役,如讨伐黄巾军、宛城之战及赤壁之战等,功勋卓著,被誉为“江东十二虎臣”之首。他的死因虽带有一定神秘色彩,但更可能与当时恶劣的医疗条件和疫情有关。作为一位战功赫赫的老将,程普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