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防鼻塞,叶乐平医生教你公共场所防护妙招
冬季防鼻塞,叶乐平医生教你公共场所防护妙招
随着冬季的到来,鼻塞成为了许多人的困扰。据专家介绍,冬季是鼻塞的高发季节,这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温度剧烈变化导致免疫力下降;室内空气质量差,致病原容易大量繁殖;以及人们在寒冷天气中抵抗力减弱,容易感冒。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呼吸专业主任医师叶乐平给出了实用的公共场所防护建议,帮助大家有效预防鼻塞。
在公共场所,选择合适的餐厅非常重要。叶乐平医生建议,应优先选择卫生状况良好且通风条件优秀的餐厅。在用餐时,使用公筷公勺可以有效减少病菌的传播。此外,随身携带洗手凝胶,随时进行手部消毒,也是预防鼻塞的重要措施。
在人员密集的场所,佩戴口罩是必不可少的防护措施。口罩能够有效阻挡空气中的病原体,减少感染的风险。同时,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避免与他人过于接近,也能有效降低鼻塞的传播概率。勤洗手是预防各类传染病的基本措施,尤其是在接触公共场所的物品后,更要注意手部卫生,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眼、鼻和口。
在地铁、影院等密闭空间,全程佩戴口罩尤为重要。这些场所人员密集,空气流通性差,是鼻塞传播的高风险区域。建议优先采用线上扫码购票或付费方式,减少与公共物品的直接接触。如果必须接触,应及时进行手部消毒。
除了公共场所的防护措施,个人的日常习惯也非常重要。保持规律的作息,确保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在饮食方面,应保持均衡的营养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质,但要注意避免在寒冷天气中过度运动导致身体受寒。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鼻塞的关键。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毛巾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特别是在饭前便后、外出返回或接触公共场所物品后。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眼、鼻和口,减少病原体的侵入机会。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的湿度也非常重要。冬季室温保持在20℃时,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最为适宜。可以使用加湿器或在室内放置一盆水来提高湿度,缓解干燥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病原体的积聚。
对于易感人群,如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相关疫苗,如流感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疫苗,以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总之,冬季预防鼻塞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在公共场所,要注重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科学的防护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鼻塞的发生率,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