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学子亮相春晚:台前幕后的精彩故事
华师学子亮相春晚:台前幕后的精彩故事
除夕之夜,2025年央视蛇年春晚如约而至。在武汉分会场的绚丽舞台上,一群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学子用精彩的表演,为全球华人观众献上了一场视听盛宴。
独具匠心的节目编排
华师学子参与了武汉分会场的两个重要节目。首先是开场舞《星汉耀江城》,其中的琴鼓舞独具荆楚韵味。据音乐学院舞蹈系大二学生李一坤介绍,这个节目将琴鼓与中华武术巧妙结合,展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和青年学子的蓬勃朝气。
另一个节目是在横渡长江博物馆前的《楚乐》阵容中,350余位舞者执羽而舞,其中就有华师学子的身影。这些节目不仅展现了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体现了华师学子的艺术才华。
半月磨一剑:艰辛的排练历程
为了完美呈现这两个节目,华师学子们经历了严苛的训练。从2024年12月中旬接到通知开始,他们每天都要进行长达8小时的高强度训练,持续了半个多月。
琴鼓是专门为这个节目定制的道具,每个重达十余斤。演员们需要在手持琴鼓的同时完成跳跃、托举等高难度动作,这对体力和技巧都是极大的考验。音乐学院2021级本科生丁宁回忆说:“长时间的排练让我们的肌肉都感到酸痛,但大家都咬牙坚持,没有一个人退缩。”
寒夜中的温暖守护
演出和排练正值寒冬,江滩边的冷风更是刺骨。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和演出效果,学校和学院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音乐学院第一时间为学生购置了保暖外套、暖宝宝等物资,并解决了宿舍热水供应问题,确保学生们能够全身心投入排练。
收获与感悟
对于参演的学生来说,这次经历不仅是一次艺术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人生课程。音乐学院2023级研究生吴鑫感慨道:“小时候看春晚觉得舞台很华丽,当自己真正站在台上时,才明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正含义。”
这次演出让华师学子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体育学院参与前期视频拍摄的90余名学子,克服寒冷天气,经常通宵达旦地排练。大家相互鼓励,共同克服困难,展现了华师学子的团结精神。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兰天文表示,这次参演不仅让同学们体验到了专业舞台的魅力,更是一次难得的职业体悟。通过精益求精的排练过程,学生们深刻理解了艺术追求的真谛,展现了华师“爱在华师”的美好传承。
此次华师学子亮相央视春晚,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学校教学成果的体现。他们用汗水和努力,为全国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演出,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