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术后康复:这些轻度运动帮你恢复元气
结直肠癌术后康复:这些轻度运动帮你恢复元气
结直肠癌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中,适当的运动不仅能帮助改善心血管健康,还能控制体重、提升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但如何科学地进行运动康复呢?以下是一些专业的建议。
适合的运动类型
美国癌症学会和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建议,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可以选择以下运动:
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跳舞、瑜伽、乒乓球、慢速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同时不会给身体带来过大的负担。
传统功法:八段锦、太极拳等。这类运动强调调息养气,对于改善术后身体状况、调节情绪有很好的效果。
日常生活活动:如晚饭后散步、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等。这些看似平常的活动,其实也是很好的运动方式。
运动注意事项
循序渐进:运动量要从小到大逐渐增加,切忌急于求成。当身体适应当前强度后,再逐步增加运动量。
控制运动强度:建议以有氧运动为主,辅以适度的耐力和力量训练。可以通过心率来评估运动强度,一般建议控制在(220-年龄)×50%~70%的范围内。例如,一位60岁的患者,运动时的心率应控制在80~112次/分。
运动时间:每周至少进行5次中等强度运动,每次约30分钟。如果体力不佳,可以根据自身状态调整休息间隔,但每周至少应进行一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避免过度运动:运动时以身体微微出汗、自我感觉舒适为佳。如果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特殊情况处理
造瘘患者:在运动前,需要请医生评估造口的防感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者:应避免游泳等高感染风险的运动,尽量不去环境较为密闭的场馆运动。
血小板降低者:要避免可能造成肢体碰触的运动,防止出血。
置入深静脉导管的患者:要避免做手臂拉伸运动,防止导管滑脱。
运动不仅能帮助身体恢复,还能调节情绪。研究表明,运动过程中身体会分泌内啡肽,这种被称为“快乐激素”的物质能够有效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因此,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地动起来。这不仅能帮助提高生活质量,还有利于改善预后,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