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夏日游泳警惕“食脑虫”,这些地方要避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夏日游泳警惕“食脑虫”,这些地方要避开!

引用
科学网
6
来源
1.
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4/9/381322.shtm
2.
https://roll.sohu.com/a/852717339_121798711
3.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encephalitis/symptoms-causes/syc-20356136
4.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meningitis/symptoms-causes/syc-20350508
5.
https://www.natgeomedia.com/science/article/content-17535.html
6.
https://www.ipd.org.cn/view5894.html

近日,台湾地区报告了一例罕见的“食脑虫”感染病例,一名30岁女性在室内水上乐园游玩后出现头痛、肩颈僵硬等症状,最终因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不幸去世。这起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这种致命寄生虫的关注。

“食脑虫”是一种俗称,主要指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这种单细胞生物通常生活在温暖的淡水环境中,如湖泊、河流和温泉等,偶尔会通过鼻腔进入人体,引发严重感染。

“食脑虫”感染非常致命,致死率超过95%。我国文献报道过的“食脑虫”感染患者全部死亡。感染后,患者初期可能出现头痛、发热、恶心等症状,随后病情迅速恶化,导致癫痫发作、精神错乱甚至昏迷。从感染到死亡往往只有1至2周时间。

“食脑虫”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感染人类:

  • 鼻腔入侵:当人们在受污染的水域中游泳或潜水时,水中的食脑虫可能通过鼻腔进入大脑。
  • 伤口感染:皮肤有开放性损伤时,食脑虫也可能通过伤口侵入体内。

目前没有特效疫苗预防食脑虫感染,但可通过以下方法降低风险:

  1. 避免高危水域活动:尽量不在温暖的死水区域游泳或潜水。
  2. 使用鼻夹:在不确定水质的情况下游泳时,使用鼻夹保护鼻腔。
  3.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接触不明水源。

专家建议,如果在游泳后出现头痛、发热、恶心等症状,且近期有涉水经历,应立即就医。暑期临近,家长带孩子去公共游泳池或海边游泳时需格外小心。经过含氯消毒的泳池通常不会有此寄生虫存在,但仍应尽量避免在流动性差、不干净的水域游泳,特别是在水温较高的情况下。佩戴鼻夹、及时冲洗鼻腔可有效预防感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