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游泳警惕“食脑虫”,这些地方要避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夏日游泳警惕“食脑虫”,这些地方要避开!
引用
科学网
等
6
来源
1.
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4/9/381322.shtm
2.
https://roll.sohu.com/a/852717339_121798711
3.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encephalitis/symptoms-causes/syc-20356136
4.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meningitis/symptoms-causes/syc-20350508
5.
https://www.natgeomedia.com/science/article/content-17535.html
6.
https://www.ipd.org.cn/view5894.html
近日,台湾地区报告了一例罕见的“食脑虫”感染病例,一名30岁女性在室内水上乐园游玩后出现头痛、肩颈僵硬等症状,最终因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不幸去世。这起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这种致命寄生虫的关注。
“食脑虫”是一种俗称,主要指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这种单细胞生物通常生活在温暖的淡水环境中,如湖泊、河流和温泉等,偶尔会通过鼻腔进入人体,引发严重感染。
“食脑虫”感染非常致命,致死率超过95%。我国文献报道过的“食脑虫”感染患者全部死亡。感染后,患者初期可能出现头痛、发热、恶心等症状,随后病情迅速恶化,导致癫痫发作、精神错乱甚至昏迷。从感染到死亡往往只有1至2周时间。
“食脑虫”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感染人类:
- 鼻腔入侵:当人们在受污染的水域中游泳或潜水时,水中的食脑虫可能通过鼻腔进入大脑。
- 伤口感染:皮肤有开放性损伤时,食脑虫也可能通过伤口侵入体内。
目前没有特效疫苗预防食脑虫感染,但可通过以下方法降低风险:
- 避免高危水域活动:尽量不在温暖的死水区域游泳或潜水。
- 使用鼻夹:在不确定水质的情况下游泳时,使用鼻夹保护鼻腔。
-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接触不明水源。
专家建议,如果在游泳后出现头痛、发热、恶心等症状,且近期有涉水经历,应立即就医。暑期临近,家长带孩子去公共游泳池或海边游泳时需格外小心。经过含氯消毒的泳池通常不会有此寄生虫存在,但仍应尽量避免在流动性差、不干净的水域游泳,特别是在水温较高的情况下。佩戴鼻夹、及时冲洗鼻腔可有效预防感染。
热门推荐
王宝强凭《盲井》演技大爆发!
王宝强票房破200亿:从草根到巨星的励志传奇
当AI写的小说开始得文学大奖,人类作者怎么办?| 文化观察
自然灾害防护指南:洪水、地震与台风应对策略
一分钟,卫星带你看尽祖国三山五岳
10亿投资却预售仅3000万,《蛟龙行动》为何陷入困境?
《流浪地球3》票房逆袭,院线排片引热议
管道疏通剂:拯救你家的厨房下水道!
小苏打+醋,轻松搞定厨房下水道堵塞!
我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这个经济大省遥遥领先
诸葛亮的奇门遁甲:古战场上的神秘战术
诸葛亮用奇门遁甲打胜仗的秘密
八门遁甲:中国古代哲学智慧的现代解读
揭秘诸葛亮的奇门遁甲:文学与史实的双重解读
70个绝美词牌名,一键收藏!
《蝶恋花》词牌知识故事以及赏析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推荐: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重要价值
探秘成都武侯祠:诸葛亮的智慧传奇
成都三日游:深度体验三国文化、萌宠熊猫与自然风光
听·见|遇到“节后综合征”怎么办?
给孩子“珍爱生命”的开学第一课——巾帼科普 “阅”享生活亲子阅读系列活动在京举行
“爸爸”用英语怎么说? 一篇文章搞懂father、daddy、dad的用法!
奇门遁甲:从黄帝战蚩尤到现代的神秘占卜术
探索人体的奥秘:从细胞到系统,带你了解人体的构成与功能
邓丽君的遗憾与陈妍希的幸福:一段跨越时空的情感对比
邓丽君与朱坚:一段改变命运的情感纠葛
邓丽君的爱情悲剧:六段未完的情缘
邓丽君与保罗:一段跨越15年的忘年恋
畅游奥运冠军之乡,探寻水头好风光
忻州古城非遗文化节:匠心传承 创新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