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理健康课程如何拯救初中生?广州五中创新模式提供新思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理健康课程如何拯救初中生?广州五中创新模式提供新思路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49478510_122004014
2.
https://health.gmw.cn/2024-04/10/content_37256090.htm
3.
https://dxs.moe.gov.cn/zx/a/xl_525dxsxljkzt2024_jxyxhz/240911/1885430.shtml
4.
https://www.xinborui.cn/article/0/
5.
https://psy.scnu.edu.cn/a/20241113/2769.html
6.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100732
7.
https://gdae.gdedu.gov.cn/gdjyyjy/xsxy/202410/2932f40a40174bfea4f927e0967b51e7.shtml
8.
https://www.zgggw.gov.cn/zhengcefagui/gzzd/zgggw/20544.html
9.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164187

2024年11月,广州市第五中学副校长周拥军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分享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教育案例:通过个性化教学策略和团队建设,成功帮助“问题学生”转变,不仅提升了班级纪律和学习成绩,还改善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一案例背后,是该校创新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有力支撑。

01

创新课程体系:从“去问题”到“双因素”模式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聚焦于“去问题”或“去疾病”,而广州市第五中学则率先引入了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这一模型由Greenspoon和Saklofske于2001年提出,主张心理健康不仅是消除负面症状,更要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基于此理念,学校构建了“一心两翼四协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心”即以培养身心健康、高幸福感的中学生为核心目标。“两翼”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与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四协同”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环境熏陶、家长参与的STEP体系建设。这一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更注重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如主观幸福感、乐观态度等。

02

体验式教学:让心理健康教育“活”起来

心理健康课程要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教学方法。广州市第五中学采用体验式学习理论,通过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念化和行动应用的循环过程,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心理技能。

例如,在“正确解决同伴冲突”课程中,教师设计了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冲突场景,然后通过小组讨论进行反思,最后总结出冲突解决的策略。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还能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03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力量

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推动者。然而,一项针对1998-2022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显示,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尤其是女性教师和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直接影响了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东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张润林建议,应像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一样重视教师心理健康。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文体活动、提供专业发展机会等方式提升教师抗压能力。同时,建立积极取向的评价体系,减少评价带来的压力,让教师能够更好地聚焦学生发展。

04

家庭与社会: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心理健康沙龙活动提出,学校应与家长建立紧密的沟通机制,及时分享学生的情感动态。同时,通过社区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真实生活中感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发布的蓝皮书也强调,要建立“家—校—医—社”多方联动机制,推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及时干预。家庭层面要加强亲子沟通,社会层面则应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公众意识。

05

未来展望:构建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广州市第五中学的实践证明,通过科学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和多方协同机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心理健康课程内容,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为青少年营造更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合作,为青少年的心灵健康保驾护航,助力他们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