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护心,从了解你的ASI开始
秋冬护心,从了解你的ASI开始
秋冬季节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据统计,秋冬季节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占全年的80%,气温每降低1℃,心脏疾病发病率增加2%。在我国,冬季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比夏季高41%左右。面对这样的数据,我们不禁要问: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心血管健康?
在众多心血管健康指标中,动脉血管硬度指标ASI(Arterial Stiffness Index)是一个重要的预警信号。ASI能够反映血管弹性和健康状况,其数值范围一般在0.0至1.2之间。当ASI < 0.5时,表明血管弹性良好;ASI在0.5至1.2之间提示可能存在轻度硬化;若ASI > 1.2,则表示动脉硬化较为严重,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秋冬季节之所以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气温影响:寒冷环境会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强,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据统计,与夏季相比,冬季血压平均升高5毫米汞柱左右,而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生活方式改变:秋冬季节人们往往倾向于摄入更多高热量食物,这可能导致胆固醇水平升高,进一步加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此外,室内外温差大,容易引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这些都可能成为心血管事件的诱因。
那么,如何通过ASI来评估和改善我们的血管健康呢?
ASI的测量与解读
ASI的测量通常采用无创的示波法,通过分析血压测量中的脉搏波变化来量化动脉硬度。具体计算公式为:AI = (血总胆固醇 - 高密度脂蛋白) ÷ 高密度脂蛋白。正常情况下,cfPWV(中心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应小于9 m/s,baPWV(外周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应小于14 m/s。
改善血管健康的实用建议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适量运动,如快步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保持健康体重,BMI控制在18.5-24.9之间;戒烟限酒,避免二手烟暴露。
合理饮食:低盐低糖饮食,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摄入;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豆制品等。
控制危险因素: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遵医嘱服用相关药物,不要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
注意保暖:秋冬季节室内外温差大,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寒冷刺激;保持居住环境温度适宜,避免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
心理健康:保持乐观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情绪波动;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心血管健康关乎每个人的生命质量。通过定期监测ASI,我们可以及早发现血管硬化的迹象,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记住,预防永远胜于治疗。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ASI,守护心血管健康,享受每一个秋冬季节的美好时光。